[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手机及其感应器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389645.X | 申请日: | 2013-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01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 发明(设计)人: | 梁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杨宏 |
| 地址: | 516006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手机 及其 感应器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手机及其感应器组件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可减少累计装配公差、提高装配可靠性的智能手机。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用于提高用户体验和节能的光感、重力、距离三合一感应器在智能手机上的应用也越来越普及,其中:光感感应器是能够根据环境亮度自动调节手机亮度使得用户在任何情况都可看清屏幕而且最大限度省电,重力感应器是加速感应器,即手机自动根据重力方向切换横竖屏,距离感应器就在打电话的过程中当用户皮肤接触手机时,根据其距离关闭触摸屏的触摸功能以防止误操作。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光感、重力、距离三合一感应器与触摸屏玻璃之间的装配关系复杂,累计装配公差较大,其中包括有感应器焊接在其专用柔性线路板上的装配公差、专用柔性线路板组装到专用支架上的装配公差、专用支架固定在主板上的装配公差、以及主板与面壳之间的装配公差等,更有甚者,有的智能手机在试产环节,感应器与面壳在配合尺寸上已存在干涉,若强行装配则易导致感应器器件焊盘受到破坏和失效。
因此,现有技术尚有待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感应器组件,可减小与触摸屏玻璃之间的累计装配误差,提高器件的功能可靠性。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智能手机,其感应器部分的装配简单可靠,直通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感应器组件,包括光感、重力和距离三合一的感应器,其中:该感应器设置在前置摄像头的柔性线路板之上,并通过该柔性线路板之上的连接器插头实现与主板的电性连接。
所述的感应器组件,其中:所述柔性线路板包括一体连接的纵向边和横向边,所述连接器插头设置在所述纵向边的远端,所述感应器设置在所述横向边的远端,所述前置摄像头设置在所述纵向边与所述横向边的连接处。
所述的感应器组件,其中:所述柔性线路板在整体上呈L字形,且所述纵向边和所述横向边相互垂直。
所述的感应器组件,其中:所述感应器与所述前置摄像头均设置在所述柔性线路板的同一侧表面上,所述连接器插头设置在该柔性线路板的另一侧表面上。
所述的感应器组件,其中:所述连接器插头为一30PIN的连接器插头,用于与设置在所述主板上的连接器插座相适配。
一种智能手机,包括主板、感应器组件、前置摄像头及其柔性线路板,其中:所述感应器组件为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感应器组件。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智能手机及其感应器组件,由于采用了将感应器焊接在前置摄像头的柔性线路板上的技术手段,不仅简化了装配关系,减小了与触摸屏玻璃之间的累计装配误差,提高感应器器件的功能可靠性以及整机组装的直通率,而且减少了柔性线路板的数量和面积,也节约了一个连接器及其在主板上的焊接空间,有效地降低了感应器组件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感应器组件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感应器组件在展开状态下的背面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感应器组件在展开状态下的正面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感应器组件装配于主板上的缩小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感应器组件的立体图,该感应器组件包括光感、重力和距离三合一的感应器110,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该感应器110并没有单独的柔性线路板,也没有单独的连接器插头,而是直接设置在前置摄像头120的柔性线路板130之上,并通过该前置摄像头120柔性线路板130上的连接器插头140与主板(图4有示出)实现电性连接,由此不仅可以减少柔性线路板的数量和面积,也可以节省出一个连接器及其在主板上的焊接位置,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增加了主板的布板空间。
以某款智能手机的感应器组件为例,传统的感应器和前置摄像头分开使用各自的柔性线路板所需的FPC净面积为162平方毫米,而本实用新型的感应器与前置摄像头共用一个柔性线路板所需的FPC净面积为150.82平方毫米,每套感应器组件节省了11.18平方毫米的柔性线路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896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插槽盖及电子装置
- 下一篇:移动终端和卡容纳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