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偏心阀板与阀体的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87148.6 | 申请日: | 2013-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36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曾建鑫;崔玲玲;罗世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弗瑞特流体控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3Q3/0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杨依展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偏心 阀体 加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蝶阀的密封结构,具体地涉及偏心阀板与阀体的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蝶阀又叫翻板阀,是一种结构简单的调节阀,同时也可用于低压管道介质的开关控制。蝶阀是指关闭件(阀瓣或蝶板)为圆盘,围绕阀轴旋转来达到开启与关闭的一种阀,在管道上主要起切断和节流作用。蝶阀启闭件是一个圆盘形的蝶板,在阀体内绕其自身的轴线旋转,从而达到启闭或调节的目的。蝶阀适用于发生炉、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城市煤气、冷热空气、化工冶炼和发电环保等工程系统中输送各种腐蚀性、非腐蚀性流体介质的管道上,用于调节和截断介质的流动。
其中,如图1所示,阀板和阀体的接触处,分别需要加工出斜面A。以便开启和关闭。在现有技术中,因阀门与阀体为三偏心,加工时阀门圆锥中心线需与斜胎的回转中心处于同一线。这样车阀体时的工装孔位与车阀板时的工装孔位要分别加工,因孔位要钻于斜胎上,分两次钻孔,一是费时,二是精度难以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偏心阀板与阀体的加工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偏心阀板与阀体的加工装置,包括一加工底座以及一加工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工底座上设置有一斜胎,所述的斜胎上固定有一圆环,所述的圆环的内径等于或大于待加工成阀板的圆筒体的下端外径;所述的圆环的外径等于或小于待加工的阀体的下端内径。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圆环上钻有和斜胎配合的固定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定孔为4个。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斜胎包括一底板、一顶板,以及支撑于底板和顶板之间的两块梯形支撑板。
由以上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偏心阀板与阀体的加工装置,包括一加工底座以及一加工刀具,其中,所述的加工底座上设置有一斜胎,所述的斜胎上固定有一圆环,所述的圆环的内径等于或大于待加工成阀板的圆筒体的下端外径;所述的圆环的外径等于或小于待加工的阀体的下端内径。由此,只需一次在圆环上钻孔,即可对阀板和阀体进行加工,减少了加工时间,提高配板精度,保证阀门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为蝶阀的剖视及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加工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加工阀板的圆筒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加工阀板的圆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圆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圆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斜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斜胎的梯形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1-阀门
2-阀板
3-加工底座
4-斜胎
41-底板 42-顶板 43-梯形支撑板 44-梯形支撑板
5-圆筒体(阀板)
6-圆环
61-固定孔
7-加工刀具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参照图2至图8,偏心阀板与阀体的加工装置,包括加工底座3、斜胎4、圆环6以及加工刀具7等。
该斜胎4安装于加工底座3的顶面中央,其包括一底板41、一顶板42,以及支撑于底板41和顶板42之间的两块梯形支撑板43和44。
一圆环6固定于斜胎4上,其中,该圆环6的内径和圆筒体5的外径相等或略大,使圆筒体5的下端等插接并固定于该圆环6的内孔。而该圆环6的外径和阀体1的内径相等或略小,使阀体1的下端能套接并固定于该圆环6的外壁。该圆环间隔设置有四个固定孔61。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如下:
首先将斜胎4固定于加工底座3上,之后将圆环6放置于斜胎4的顶板42上,并在斜胎4和顶板42上钻出固定孔61。之后,将欲加工成阀板的圆筒体5的下端套于该圆环的内径,再利用加工刀具7在圆筒体5的上端外缘加工出所需要斜面。
圆筒体5加工好之后,卸下,再将阀体1套接在该圆环6的外壁,固定,之后,再利用再利用加工刀具7在阀体1的上端内缘加工出所需要斜面。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弗瑞特流体控制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弗瑞特流体控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871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心移动式夹具
- 下一篇:用于调节车辆中的驻车制动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