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剥电缆外被的传感器后盖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86837.5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3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江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瑞(苏州工业园区)工业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11/00 | 分类号: | G01D11/00;G01D1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传感器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电传感器,具体地说是一种预剥电缆外被的传感器后盖组件。
背景技术
传感器后盖组件包括后盖与电缆。现有技术中,组装传感器后盖组件时,电缆直接通过包胶工艺固定在后盖上。这种组装方法制成的传感器后盖组件具有以下缺点:1、包胶成型过程中,电缆不容易定位,且电缆外被容易被融断;2、电缆的拉拔力差,容易被拔出,强度不够,不良率太高;3、包胶后需要剥离后盖内的电缆外被,因后盖空间的局限,操作困难、效率低下;4、传感器后盖组件密封性差,防水等级达不到要求,且制作工序较多,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预剥电缆外被的传感器后盖组件,该组件拉拔强度高,可靠性高。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预剥电缆外被的传感器后盖组件,包括传感器后盖壳体及穿过所述传感器后盖壳体的电缆,所述电缆包括电缆内芯线及电缆外被,所述电缆与所述传感器后盖壳体的结合处采用注塑成型,所述结合处设置有金属卡环,所述金属卡环卡压在所述电缆外被中。
所述金属卡环上设置有开口。
位于所述传感器后盖壳体内部的所述电缆上设置有环切槽,所述环切槽与所述电缆端头之间的电缆外被为可拔除电缆外被。
所述环切槽靠近所述传感器后盖壳体内部的所述电缆的根部。
所述环切槽为断续性切割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在电缆与传感器后盖壳体的结合处设置有金属卡环,增加了包胶注塑后的电缆的拉拔强度,提高了产品的良率;电缆与传感器后盖壳体采用注塑成型,结合紧密,密封性好;电缆外被上设置有环切槽,电缆外被容易被剥离,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拔除部分电缆外被后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电缆与金属卡环组合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电缆与金属卡环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图4中,包括电缆内芯线1、可拔除电缆外被2、电缆外被3、金属卡环4、传感器后盖壳体5、电缆6、环切槽7、开口8等。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预剥电缆外被的传感器后盖组件,包括传感器后盖壳体5及穿过传感器后盖壳体5的电缆6,电缆6包括电缆内芯线1及电缆外被3。
本实用新型在电缆6与传感器后盖壳体5的结合处设置有金属卡环4,金属卡环4卡压在电缆外被3中,然后采用注塑成型将电缆6固定在传感器后盖壳体5上,注塑材料可以采用ABS、PC、PA或者PBT等,成型材料易于采购,成型周期短,生产效率高。金属卡环4上还设置有开口8。
如图1所示,位于传感器后盖壳体5内部的电缆6上设置有环切槽7,环切槽7与电缆6端头之间的电缆外被为可拔除电缆外被2。环切槽7靠近传感器后盖壳体5内部的电缆6的根部。环切槽7为断续性切割槽,如图3、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制作过程如下:1、先将欲拔除的电缆外被部分作预先环切,形成环切槽7;2、再用治具或工具,在电缆外被3上压入金属卡环4,并注意卡环4的定位;3、将传感器后盖壳体5外部的电缆6插入包胶模具中注塑成型;4、成型后将传感器后盖壳体5内侧的可拔除电缆外被2拔除,得到预剥电缆外被的传感器后盖组件。
本实用新型在电缆6与传感器后盖壳体5的结合处的电缆外被3中卡压有金属卡环4,增加了包胶注塑后的电缆6的拉拔强度,提高了产品的良率;电缆6与传感器后盖壳体5采用注塑成型,结合紧密,密封性好;电缆外被3上设置有环切槽7,传感器后盖壳体5内的电缆外被容易剥离,提高了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瑞(苏州工业园区)工业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科瑞(苏州工业园区)工业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868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远程监测数据采集设备的保护装置
- 下一篇:声控定位导航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