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冷却介质通道的双螺杆挤出机机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86695.2 | 申请日: | 2013-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13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多勇;蒋全康;刘发国;纪欣;王国常;陈继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中装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12 | 分类号: | B29C47/12;B29C47/92;B29C47/78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王波;韩洋 |
地址: | 61183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却 介质 通道 双螺杆挤出机 机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挤出机机头,特别涉及一种带冷却介质通道的双螺杆挤出机机头。
背景技术
在双螺杆挤出机中,机头是制品成型的主要部件,熔融物料通过它获得一定的几何截面和尺寸。合理的挤出成型工艺、先进的挤出设备、高效先进的挤出机头和定型装置是现代塑料挤出成型的三要素。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这三大要素中,机头的好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挤出成型塑料制品和制品的更新换代,最后都是由机头及其定型装置所决定的。
普通的双螺杆挤出机机头一般只设计有加热元件,没有通冷却介质。在追求高产量、高转速的条件下,由于在机头处只能加热不能冷却,一些热敏性物料很容易由于受到强剪切而使温度过高,发生热分解。
在追求高产量、高转速的情况下,挤出机中的物料在机头处受到很高的剪切作用,而且普通的挤出机机头只设置了加热元件,没有用冷却介质来冷却,这样机头处的温度控制就不能很精确,很容易造成机头处的物料温度过高,使物料发生热分解,影响挤出产品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带冷却介质通道的双螺杆挤出机机头。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带冷却介质通道的双螺杆挤出机机头,包括机头主体,所述机头主体上设置有流道和加热棒孔,在所述机头主体上流道的周围设置有冷却介质通道,所述冷却介质通道的进口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机头主体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用于控制进口管路的通断,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机头温度并将信号传递至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根据传来的信号来控制所述电磁阀开关。流经所述冷却介质通道的冷却水仅用于冷却机头,即冷却是独立的,不与挤出机上的其他设备共用,冷却水单独进入冷却介质通道,再单独从冷却介质通道中出来。机头完全是根据塑料和/或橡胶的特性来设计的流道,流道光滑无死角,物料压力在流道内分布均匀,挤出状态平稳,不波动。本实用新型的挤出机机头是造粒机头,它生产的原料是塑料、橡胶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流道呈梯形,所述冷却介质通道呈П形围在所述梯形流道的周围。所述冷却介质通道呈П形并旋转90度。这样设置通道形状,简单合理,冷却均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冷却介质通道的进口设置在所述机头主体的下端,所述冷却介质通道的出口设置在所述机头主体的上端,所述冷却介质通道呈П形并旋转90度,利用水的压力,让水从下而上流经机头体,这样设置通道形状,简单合理,冷却均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冷却介质通道的进口管路上设置有控制冷却介质流量的针型阀。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传统的机头上加入冷却介质通道,很好的解决了一些物料在机头处由于温度过高而发生热分解的问题。
2、加入了温度传感器及电磁阀,可以根据工艺条件设置所需的机头工艺温度,更加有效解决物料在机头处由于温度过高而发生热分解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是机头内部梯形流道透视图
图中标记:1-机头主体,2-冷却介质通道,3-流道,a-冷却介质入口,b-冷却介质出口,c-加热棒孔,d-物料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中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中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866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橡胶定型胎自动接合装置
- 下一篇:倒扣产品注塑模具的两次强行脱模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