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盐碱地水土改良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386684.4 | 申请日: | 2013-07-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61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 发明(设计)人: | 秦升益;刘春雨;白惠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B77/00 | 分类号: | A01B77/00;A01B7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彭秀丽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盐碱地 水土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土改良结构,具体地说,使用第一透水管道与第二透水管道结合排水的盐碱地水土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盐碱地是指土壤含有过量可溶性盐类的土地,土地盐碱化的原因是由于土壤和地下水含盐过高,在强烈的地表蒸发作用下,地下浅层水经毛细管输送到地表被蒸发掉,毛细管向地表输水的过程中,也把水中的盐分带到地表,水被蒸发后,土壤盐分通过毛细管作用上升并积聚于土壤表层,盐分就留在了地表及地面浅层土壤中,这样积累的盐分多了,又没有足够的淡水稀释并将其排走,就形成了土壤盐碱化。盐碱度在0.3%以上、0.8%以下的盐碱地因为含盐量大、要么闲置,要么被勉强利用,就是被勉强利用的,其产量也很低,经济效益不好。
目前,国内外对盐碱地的处理方法一般包括排盐法和压盐法,排盐法是靠使用大量的淡水对盐碱地进行长期冲洗而使盐碱地表面的含盐量降低,压盐法是利用自然降水或人工大水灌溉,促使部分盐碱沿着土壤的孔隙、裂缝等向下渗透,将表层土壤的盐分随水带至底层。
中国专利文献CN202503890U公开了一种盐碱地水土改良系统,其从底层到上层依次为暗管、过滤层和种植土层,该系统利用深埋于地下的暗管有效控制地下水质,及时排除含盐量高的地下水,有效的防止返盐现象。但该系统首先要在欲改良的盐碱地上挖掘一定深度的基坑,在基坑下欲埋相应的暗管,随后在其上依次填充过滤层和种植土层,其前期工作量巨大,耗时费工。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盐碱地改良系统前期施工耗时费工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施工方便的盐碱地水土改良结构。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盐碱地水土改良结构,包括客土垄,所述客土垄平行设置在盐碱地上,和,铺设于所述盐碱地地面下方的第一透水管道,所述第一透水管道平行于所述客土垄并设置于相邻客土垄之间。
上述盐碱地水土改良结构中,沿所述客土垄长度方向的所述盐碱地的两侧边还设置有所述第一透水管道。
上述盐碱地水土改良结构中,在所述盐碱地地面下方,沿所述客土垄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二透水管道,且所述第二透水管道与所述第一透水管道在同一平面内相连接。
上述盐碱地水土改良结构中,所述第二透水管道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二透水管道与第一透水管道垂直连接。
上述盐碱地水土改良结构中,所述客土垄的高度为20-160cm;所述客土垄的底部宽度为2-5m。
上述盐碱地水土改良结构中,所述客土垄的间距为40-100cm。
上述盐碱地水土改良结构中,所述客土垄垂直于所述第一透水管道长度方向的剖面为梯形或三角形。
上述盐碱地水土改良结构中,所述客土垄平行于水平面方向的剖面为矩形。
上述盐碱地水土改良结构中,所述第一透水管道的管壁上具有微孔,所述微孔的孔径为0.1-0.5mm,孔隙率为15-35%。
上述盐碱地水土改良结构中,所述第二透水管道的管壁上具有微孔,所述微孔的孔径为0.5-1mm,孔隙率为20-40%。
在上述盐碱地水土改良结构中,上述透水管道由透水材料制成,所述透水材料是由骨料和亲水性骨料粘结剂粘结而成的具有微孔的材料,进而使得所述第二透水管道和第一透水管道的壁面上具有微孔,所述骨料为石英砂、硅砂、覆膜砂、陶粒等,所述亲水性结结剂为环氧树脂、聚氨酯和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骨料和亲水性骨料粘结剂的质量比为100:(1-15),通过对骨料粒径的不同选择进而使透水材料具有不同的透水微孔和孔隙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盐碱地水土改良结构中,所述客土垄是由工作人员在盐碱地上直接堆砌形成,避免了先挖掘较深的基坑然后再回填等大量耗时费工的操作,由透水材料制成的第一透水管道平行于客土垄,并浅埋于盐碱地的地表面之下,由于第一透水管道浅埋于地下,人工安装省时省力,且更换方便;客土垄之间的区域可以再度利用,且不阻碍行人穿行。
(2)本实用新型盐碱地水土改良结构中,在所述客土垄的下方平行设置有第二透水管道,且所述第二透水管道与所述第一透水管道在同一平面内相连接,使得由地下上返的盐碱水渗入第二透水管道和第一透水管道中,其中渗入第二透水管道的盐碱水再流入第一透水管道中,与第一透水管道中收集的盐碱水一并从第一透水管道中排出,最大限度的减少了盐碱水上返对客土垄的破坏。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866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喂入吹风稻麦脱粒机
- 下一篇:一种滑道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