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软触开关耐久性测试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86384.6 | 申请日: | 2013-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73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孙书娟;杨建良;占百春;屠晓东;杜利军;薛晓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04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开关 耐久性 测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耐久性测试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软触开关耐久性测试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测试汽车后备箱软触开关耐久性的设备。
背景技术
汽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汽车使用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其零件则需要经过耐久性测试。测试往往是高温或低温状态下经行,并且同一动作需要重复许多次,使用人工测试很难完成,需要一种耐久性测试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汽车软触开关耐久性测试设备,能够完成高温或低温状态下软触开关耐久性的测试任务。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汽车软触开关耐久性测试设备,包括一摇臂,摇臂一端铰接在工作平面上,另一端固定有软触开关;所述摇臂下方设置有举升气缸,所述软触开关下方设置有按钮气缸;所述摇臂上连接有平推气缸,平推气缸推动平板在导轨内滑动,所述导轨与所述摇臂平行设置;平推气缸将平板推至所述举升气缸上方,举升气缸顶起平板从而将所述摇臂顶起。
进一步的,所述摇臂上设置有缓冲装置,缓冲装置设置于摇臂摆动端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软触开关固定在所述摇臂端部的安装板上。
优选的,所述按钮气缸连接有压头,通过所述压头按压所述软触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测试设备代替了人工测试,能够适应高温和低温环境的重复测试要求,提高测试效率和可靠性。
2、通过平板伸出,举升气缸顶起摇臂,平板缩回,摇臂自由下落,以此模拟日常使用的状态,使测试更为真实可靠。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测试设备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平推气缸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按钮气缸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摇臂,11、安装板,2、软触开关,3、举升气缸,4、按钮气缸,41、压头,5、平推气缸,6、平板,7、导轨,8、缓冲装置,10、工作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汽车软触开关耐久性测试设备,包括一摇臂1,摇臂1一端铰接在工作平面10上,另一端的安装板11上固定有软触开关2。所述摇臂1上设置有缓冲装置8,缓冲装置8设置于摇臂1摆动端两侧。所述摇臂1下方设置有举升气缸3,所述软触开关2下方设置有按钮气缸4,按钮气缸4连接有压头41,通过所述压头41按压所述软触开关2。所述摇臂1上连接有平推气缸5,平推气缸5推动平板6在导轨7内滑动,所述导轨7与所述摇臂1平行设置。
启动测试后,按钮气缸4推动压头41按下软触开关2,平推气缸5将平板6推至所述举升气缸3上方,举升气缸3顶起平板6从而将所述摇臂1顶起,模拟日常使用时打开后备箱的动作。
平推气缸5将平板6收回,摇臂1失去举升气缸3的支撑从而自由下落,缓冲装置8吸收冲击,模拟日常使用时关闭后备箱的动作。
重复上述动作,实现耐久性测试。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未经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863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分布式串联补偿系统
- 下一篇:综采钻煤机组及综采钻煤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