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攻式接地钎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85997.8 | 申请日: | 2013-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17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魏爱民;徐长海;武晓圆;卢顺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张家口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66 | 分类号: | H01R4/6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科诚专利事务所 13113 | 代理人: | 马淑文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行业输电线路维护辅助设备技术领域,用于0.22Kv—35kV电压等级电力线路设备施工、检修等,保护工作人员及设备安全,具体地说是一种自攻式接地钎。
背景技术
在输电线路的施工、检修过程中,通常利用接地钎连接地线,保护施工现场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在地面钉入接地钎时,由于接地钎直径小、易弯曲、接地铜线易破损,在下砸钎体时会,经常造成飞锤,对操作人员的腿、胳膊等部位造成伤害;而下砸的机械振动,极易造成连接部位松动,形成假接地,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有时因对地表情况不明,将接地钎扎入树根或者其它硬质层中,施工结束拆除接地线时,很难拔出接地钎,甚至无法取出而滞留在施工现场,给交通安全、行人等带来不便,留下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攻式接地钎,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便于工作人员操作,解决了目前施工困难、效率较低、接地效果一般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由螺旋钻杆、套筒转接器、摇把组成;螺旋钻杆的下端部设有带螺旋的定位锥,顶端设有方型卡块,螺旋钻杆的上端侧部设有地线连接点;摇把上端为手柄,中部为U型的摇臂扳手,下端部为方型卡块;套筒转接器两端均设有与螺旋钻杆及摇把的方型卡块配合的方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提高了接地钎对各种施工现场、不同地质土壤环境的适应性,便于接地钎钻入地下600—800毫米的区域,实现安全可靠接地,保护施工现场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同时也为了在施工工作结束以后顺利快捷的拆除接地钎,缩短现场施工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消除安全隐患。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1、螺旋钻杆,2、定位锥,3、地线连接点,4、手柄,5、摇臂扳手,6、套筒转接器。
实施例
从图1可知,本实用新型由螺旋钻杆1、套筒转接器6、摇把组成;螺旋钻杆1采用采用单螺旋叶片设计,螺旋钻杆1的下端部设有带螺旋的定位锥2,顶端设有方型卡块;螺旋钻杆1的上端侧部设有地线连接点3;摇把上端为手柄4,中部为U型曲柄的摇臂扳手5,下端部为方型卡块;套筒转接器6上下两端均设有方孔,套筒转接器6两端的方孔分别与螺旋钻杆1及摇把的方型卡块配合。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利用套筒转接器6连接螺旋钻杆1及摇把,工作人员持握摇把的手柄4,并摇动摇把,通过套筒转接器6传递扭矩,将螺旋钻杆1旋入地面,再将地线连接到螺旋钻杆1的地线连接点3上。现场施工结束后,反方向旋转螺旋钻杆1即可快速拆除,方便快捷,接地安全可靠,操作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停电工作时间。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张家口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张家口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859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圆周上的启动器齿结构的飞轮
- 下一篇: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方法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