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学触摸屏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385256.X | 申请日: | 2013-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61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 发明(设计)人: | 刘辉武;谢旺;何学志;黄斐铨;徐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42 | 分类号: | G06F3/04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王茹;胡杰 |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触摸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摸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学触摸屏。
背景技术
在人机交互技术领域,光学触摸屏具有安装便携、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实现原理为:在触摸屏左上顶角安装有CCD/CMOS摄像头,摄像头上安装有发光元件,触摸屏的边上安装有反光膜,摄像头的通过发光元件发射出光线,经过四周反射膜反射,返回到左上角的CCD/CMOS摄像头中。同理,右上角的CCD/CMOS摄像头发射的光线传入右侧的CCD/CMOS摄像头中。密布的光线在触摸区域内形成一张光线网,经过多次反射的光线之间的距离在1MM以内。当触摸一点时,该点的射出光线和接收光线组成一个夹角,同时两端的CCD摄像头与这两条光线以及两个摄像头之间构成的直线又会组成两个夹角,这样该点的准确坐标被控制器录入,实现触摸反应,从而实现了单点、多点触摸。由于摄像头对角信号不稳定,容易受型材以及玻璃的形变影响,导致触摸屏在左下角和右下角书写灵敏度降低,稳定性变差。特别是对于16:9或者大于16:9的显示器来说,在对角上的反光膜的入射角度是大于等于60度的,而回归反射材料的特性在大于45度入射的时候,回归反射率急剧下降。所以在入射角度为45度至60度的区间里,回归反射的能力很弱,回归反射的信号不稳定,信噪比变差,以致摄像头在对角上获取的光学能量非常弱,导致触摸屏无法稳定的识别触摸操作,经常出现跳点、断线等不良现象,触摸屏的稳定性和灵敏度都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学触摸屏,该光学触摸屏的稳定性以及灵敏度较高。
一种光学触摸屏,包括摄像装置和触摸屏,至少有两个所述摄像装置安装于所述触摸屏的同一条边上的两个顶点,每个摄像装置上安装有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角度沿所述触摸屏的对角线设置。
上述光学触摸屏,考虑到大多数光学触摸屏对角上的反光膜的入射角度都大于等于60度,而回归反射材料的特性在大于45度入射的时候,回归反射率急剧下降,因此将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角度沿所述触摸屏的对角线设置,使得LED和水平位置之间的角度等于对角线和水平线之间的角度,采用这种设计后,LED光强最大的发射配合到反光膜逆反系数最弱处,因此能达到最佳的匹配状态,触摸屏在四个顶点处的灵敏度和稳定性得到有效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光学触摸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光学触摸屏中反光材料反射角度的影响曲线示意图图。
图3为图1中发光元件罩盖凸透镜后的光源辐射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光学触摸屏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摄像装置12和触摸屏11,至少有两个所述摄像装置12安装于所述触摸屏11的同一条边上的两个顶点,每个摄像装置上安装有发光元件13,其中,所述发光元件13的发光角度沿所述触摸屏11的对角线设置;
如图2所示,是反光材料反射角度的影响曲线示意图,横坐标表示入射角度,纵坐标表示逆反系数,反光膜逆反系数随着入射角的增大,逆反射系数是衰减非常大的。当在45度的入射角时,逆反射系数只有0度入射角时的23%,当在60度入射角的时候逆反射系数只有0度角时的2%左右;普通发光元件最强发射功率在0度角,在60度发射角时其能量为0度角时的30%左右;传统的光学触摸屏的设计,为了使得摄像装置12视线覆盖整个触摸屏区域,左右的摄像头和发光元件都是和水平线成45度角设置的,光强能量最大的直射在反光膜入射角为45度的地方,在60度入射角处发光元件的光强只有90%左右,无法使系统光强能量达到最佳的分配;在本实施例中,根据需要调整发光元件发光方向的设置角度,发光元件13的发光角度沿所述触摸屏的对角线设置,即发光元件13的发光角度与触摸屏11对角线平行,使得发光元件13和水平位置之间的角度等于对角线和水平线之间的角度。采用这种设计后,LED光强最大的发射配合到反光膜逆反系数最弱处,因此能达到最佳的匹配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852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添加改性凹凸棒土的聚氨酯泡沫
- 下一篇:显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