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薄壁零件磨内孔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84514.2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72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先桥;陈伟;周维琴;向曾义;刘邦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聚嘉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41/06 | 分类号: | B24B41/06 |
代理公司: | 云南派特律师事务所 53110 | 代理人: | 龚笋根 |
地址: | 40008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壁 零件 磨内孔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薄壁零件磨内孔夹具。
背景技术
以前加工叉车变速器零件WCX10033.078轴承套采用的夹具是通用的三爪夹头,其加工方法有如下弊端:
该零件是薄壁零件,其壁厚只有5mm,采用三爪夹持,夹持力稍微偏大,其内孔在磨削完成松开后失圆较大,内孔的圆柱度无法保证;其夹持力稍微偏小,零件打滑,易“飞件”。其夹持力靠人为掌握,不能确保内孔加工质量,更谈不上加工效率。在解决该问题时,也曾试验设计软爪,但都以失败而告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薄壁零件磨内孔夹具,能够端面轴向定位,避免失圆和飞件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薄壁零件磨内孔夹具,用于夹持中部带有凸棱的圆柱形的工件,包括基座和端盖,且基座与端盖之间通过锁紧螺母连接,所述基座与端盖中间均开有圆形的通孔,且通孔内径与工件最小处外径匹配,端盖远离基座一端的通孔内设有对工件轴向限位的内圈体。
作为优选,所述锁紧螺母为三个,基座和端盖上都均匀设置有三个螺孔。
作为优选,所述基座靠近端盖的一端外缘上设有法兰,三个螺孔均匀设置在法兰上。
作为优选,所述内圈体与端盖一体成型,法兰与基座一体成型。
作为优选,所述端盖的每个螺孔旁都开有一个快速拆装孔,且螺孔与快速拆装孔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更改产品装夹定位方式,取消三爪夹头通用的装夹方式,设计专用的工装,对工件进行端面轴向定位,确保产品内孔加工质量,提升装夹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右视图。
图中:1、基座;2、端盖;3、锁紧螺母;4、工件;5、内圈体;6、法兰;7、螺孔;8、快速拆装孔;9、通孔;10、砂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参见图1、图2和图3,一种薄壁零件磨内孔夹具,用于夹持中部带有凸棱的圆柱形的工件4,包括基座1和端盖2,且基座1与端盖2之间通过锁紧螺母3连接,所述基座1与端盖2中间均开有圆形的通孔9,且通孔9内径与工件4最小处外径匹配,端盖2远离基座1一端的通孔9内设有对工件4轴向限位的内圈体5。工件4外缘面上有一个直角边的凸起,基座1的截面与凸起的侧面接触,对工件4轴向加力,端盖2的内圈体5与工件4端部轴向接触,对工件4加与基座1反方向的力,通过锁紧螺母3,端盖2与基座1配合对工件4进行轴向夹持。
作为优选,所述锁紧螺母3为三个,基座1和端盖2上都均匀设置有三个螺孔7。
作为优选,所述基座1靠近端盖2的一端外缘上设有法兰6,三个螺孔7均匀设置在法兰6上。
作为优选,所述内圈体5与端盖2一体成型,法兰6与基座1一体成型。
作为优选,所述端盖2的每个螺孔7旁都开有一个快速拆装孔8,且螺孔7与快速拆装孔8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更改产品装夹定位方式,取消三爪夹头通用的装夹方式,设计专用的工装,确保产品内孔加工质量,提升装夹的效率。
首先考虑到用零件的外圆定位,以确保内孔加工后,其外圆与内孔的的同轴度不超过0.1mm,以确保在后序磨削外圆时能确保外圆质量;其次考虑到不能用零件的外圆夹紧,以避免失圆,工装设计时考虑到用端面定位和夹紧,一方面确保内孔加工后,其端面与内孔的垂直度;另一方面采用端盖2压紧避开外圆夹紧的变形,取保了内孔加工后的圆柱度;即用端面定位,又用端盖2限位和夹紧,避免了产品因夹持不紧而造成的“飞件”;采用锁紧螺母3压紧,并设计夹紧处和放松后回转角度快速拆装位,即连通的螺孔7与快速拆装孔8,实现了零件快换,提升了加工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聚嘉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聚嘉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845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