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微痕量爆炸物荧光检测的光学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84267.6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75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辛云宏;董乐明;陈彦涛;刘太宏;房喻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西安永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1 | 代理人: | 曹宇飞 |
地址: | 71006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痕量 爆炸物 荧光 检测 光学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荧光爆炸物探测仪器的光学系统。
技术领域
目前,微痕量爆炸物检测设备核心元器件大多时都采用光电倍增管作为感光元器件,其价格昂贵、带电情况下见光易损,并且很少有完整、成型的光路系统,光灵敏度达不到要求,稳定性不够,容易出现误报或者漏报等缺点。而且,大部分常规做法是将化学传感膜置放于比色皿之中,由于比色皿体积较大,若将化学膜传感器置于其中,不但安装不方便且无法将化学薄膜稳固地固定于比色皿中,化学传感膜被激发后产生荧光信号,由光敏二极管感应生成的光电信号淹没在系统背景噪声中,降低了信号的信噪比,不利于有益信号的提取,容易造成传感器偏离原位、检测信号不稳定等。
爆炸物的微痕量检测中,如何提取变化的微弱荧光信号成为影响仪器性能的一个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界干扰低、能够较大程度的提取有用微弱荧光信号,可大幅度提高仪器灵敏度,并增强系统稳定性和检测精确度的适用于微痕量爆炸物荧光检测的光学组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光发射器的出射方向上设置有荧光传感组件,在荧光传感组件的荧光出射方向上设置有光接收器,光发射器的光出射光轴与光接收器的荧光出射光轴之间的夹角为45°夹角;
所述光发射器为:在第一镜筒内沿着光的入射方向同一光轴上依次设置有发射光源、第一聚焦透镜以及第一窄带滤光片,第一聚焦透镜为平凸透镜,凸面正对第一窄带滤光片,发射光源与第一聚焦透镜中心距离为5~15mm,第一聚焦透镜与第一窄带滤光片的中心距离为2~20mm;
所述光接收器为:在第二镜筒内沿着荧光的出射方向在同一光轴上依次设置有第二滤光片、聚光透镜、第二聚焦透镜以及光敏二极管,所述聚光透镜是双凸透镜,第二聚焦透镜为平凸透镜,其凸面正对聚光透镜,第二滤光片与聚光透镜的中心间距为0.5~5mm,聚光透镜与第二聚焦透镜的中心间距为0.5~5mm,第二聚焦透镜与光敏二极管的接收面间距为0.5~20mm。
上述第一聚焦透镜的凸面曲率半径为2~15mm,聚光透镜的曲率半径为2~18mm,第二聚焦透镜的凸面曲率半径为2~15mm。
上述第一窄带滤光片的带宽为10nm,第二滤光片是带宽为10nm的窄带滤光片或者为下限截止波长为400nm的高通滤光片或者是带宽为20nm的宽带滤光片。
上述第一镜筒上还设置有能够调节发射光源位置的第一调节螺母,第二镜筒上设置有能够调节光敏二极管位置的第二调节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微痕量爆炸物荧光检测的光学组件,其光路为45°“∠”型斜射式,选用发光二极管(LED)作为发射光源、光敏二极管作为光电信号转换元件,通过平凸透镜、双凸透镜间距排布,还可以调节发射光光斑与被激发光光斑的形状大小和亮度强弱,使系统具有光路参数可控,光谱分辨率高,荧光信号选择性强、信噪比高等优点,可适用于微小区域光信号的分析,而且本实用新型选用发光二极管具有体积小、波段带宽窄、选择性好、寿命长且价格便宜等优点,受外界干扰小,用光敏二极管作为感光元件,相比于光电倍增管,其价格便宜、体积小且不易损坏、性价比高、线性度好、响应速度快、对宽范围波长的光信号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并且具有小型轻量以及耐振动与冲击等优点,同时整个传感器系统便于器件化,能够较大程度的提取有用微弱荧光信号,大幅度提高仪器灵敏度,并增强系统稳定性和检测精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下述实施的情形。
实施例1
由图1可知,本实施例的适用于微痕量爆炸物荧光检测的光学组件是由第一镜筒1、光源固定架2、发射光源3、第一调节螺母4、第一聚焦透镜5、第一窄带滤光片6、荧光传感组件7、第二镜筒8、第二滤光片9、聚光透镜10、第二聚焦透镜11、光敏二极管固定环12、光敏二极管13以及第二调节螺母14连接构成。
本实施例的荧光传感组件7的结构为在壳体内设置有附载在玻璃基片上的单分子层聚硅烷荧光传感薄膜(简称荧光传感薄膜),膜厚度为8nm,其能够以特定波长的单色光作为荧光传感薄膜的激发光,荧光传感薄膜被激发出另一种特定波长的荧光。
在荧光传感组件7的左侧45°方向设置有光发射器,其由第一镜筒1、光源固定架2、第一调节螺母4、发射光源3、第一聚焦透镜5以及第一窄带滤光片6连接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师范大学,未经陕西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842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换向通风的箱式干燥机
- 下一篇:小型双组分高压喷涂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