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晶显示器、背光源及其导光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83948.0 | 申请日: | 2013-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57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周福新;戴佳民;李建华;何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F21V8/00;F21S8/00;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516600 广东省汕尾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晶显示器 背光源 及其 导光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背光源及其导光板结构。
背景技术
背光源是位于液晶显示器背后的一种光源,它的发光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液晶显示器模块的视觉效果。而背光源设计中的核心技术为导光板结构的设计。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源包括:导光板01、位于所述导光板01上方的增光膜02、以及位于所述导光板01侧边的光源03,其中,所述导光板01和位于所述导光板01上方的增光膜02统称为导光板结构,且所述增光膜02背离所述导光板01一侧的表面为锯齿形表面。但是,现有技术中背光源的亮度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背光源及其导光板结构,以提高所述导光板结构的透光率,进而提高所述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源的亮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导光板结构,包括:导光板;设置在所述导光板表面的锯齿形增光膜,所述增光膜朝向所述导光板一侧的表面为锯齿形表面,所述增光膜远离所述导光板一侧的表面为平面。
优选的,所述锯齿形表面中各个锯齿的形状为不对称三角形。
优选的,所述三角形顶点距离所述三角形底边的距离范围为0μm-50μm。
优选的,所述三角形顶角的角度范围为120°-160°,包括端点值。
优选的,所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中任一个的角度范围为10°-30°,包括端点值。
优选的,所述导光板为V-CUT导光板。
优选的,所述导光板背离所述增光膜的表面具有网点。
优选的,所述导光板为采用滚压成型工艺制作的导光板。
优选的,所述导光板的厚度范围为0.075㎜-0.7㎜,包括端点值。
一种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导光板结构的背光源。
一种包括上述背光源的液晶显示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增光膜朝向所述导光板一侧的表面为锯齿形表面,所述增光膜远离所述导光板一侧的表面为平面,从而使得所述背光源工作过程中,所述背光源中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导光板射到所述增光膜表面时,在所述增光膜朝向所述导光板的一侧表面上发生内部反射,减少反射回导光板部分的光线,增加射入所述增光膜内部,作为背光射出部分的光线,以提高所述光源发出光线的利用率,从而提高所述背光源的背光亮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背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背光源及其导光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背光源及其导光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背光源及其导光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正如背景技术部分所述,现有技术中背光源的亮度较差。
发明人研究发现,这是由于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源工作时,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所述导光板01,射到增光膜02,当射入所述增光膜02的光线到达所述增光膜02的表面时,会在所述增光膜02的锯齿形表面发生反射和折射,其中,只有发生折射的部分会经过所述增光膜的锯齿形表面,射入液晶显示器中,作为液晶显示器的光源,而发生反射的部分会返回增光膜中,造成了光线的浪费,从而降低所述光源发出光线的利用率,进而使得所述背光源的亮度较差。
基于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背光源及其导光板结构,其中,所述导光板结构包括:导光板;设置在所述导光板表面的锯齿形增光膜,所述增光膜朝向所述导光板一侧的表面为锯齿形表面,所述增光膜远离所述导光板一侧的表面为平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839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缆连接器
- 下一篇:高压开关柜局放检测中的地电波校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