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磁脱扣器和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83815.3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90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施俊昌;让-皮埃尔.内侯;林卫;秦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40 | 分类号: | H01H7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张祥 |
地址: | 法国吕埃***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磁脱扣器 断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磁脱扣器以及具有热磁脱扣器的断路器。
背景技术
热磁脱扣器是用于断路器的常见重要部件。在现有技术中,热磁脱扣器通常包括:顶靠件,例如顶针,该顶靠件连接在热磁脱扣器的脱扣牵引杆上;以及用于促动所述脱扣牵引杆的双金属片,该双金属片配置为与所述顶靠件间隔开一定距离并且在断路器经受过载电流时能够通过热变形而向着所述脱扣牵引杆弯曲从而抵压所述顶靠件以促动所述脱扣牵引杆从而引发脱扣动作。
进一步地,顶靠件和双金属片之间的距离,其通常称为热调间隙,往往决定了断路器的脱扣电流的大小。特别地,热调间隙越大,脱扣电流越大。对于热磁脱扣器产品,某一型号的热磁脱扣器产品具有某一额定的脱扣电流。为了确保出厂的热磁脱扣器都具有所标称的脱扣电流,则需要设置和/或校对热调间隙。
在现有技术中,顶靠件往往通过激光焊接而固定在脱扣牵引杆上,从而使得顶靠件和双金属片之间的距离处于某一固定值。在产品出厂之前,需要检验热磁脱扣器的过载保护功能。如果发现过载保护功能不合格,例如,能够承载的最大电流(即脱扣电流)过小,则需要增大顶靠件和双金属片之间的距离。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如前所述,由于顶靠件相对于脱扣牵引杆固定,因此,顶靠件和双金属片之间的距离保持固定,在此情形下,无法直接调节顶靠件和双金属片之间的距离,因此,不得不报废或返工脱扣牵引杆组件(至少包括脱扣牵引杆及顶靠件),由此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大和生产效率的降低。
这样,存在这样一种需求,即提供一种热调间隙(顶靠件和双金属片之间的距离)可调的热磁脱扣器。进一步地,期望提供一种包括如此的热磁脱扣器的断路器。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上述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用于断路器的热磁脱扣器,包括:顶靠件,该顶靠件连接在热磁脱扣器的脱扣牵引杆上;以及促动件,该促动件配置为在受热时能够发生热变形以向着脱扣牵引杆弯曲,其中,促动件上连接有一螺纹件,该螺纹件与顶靠件间隔开一定距离地相对设置,并且该螺纹件在当断路器经受过载电流时能够借助于促动件的弯曲而抵压顶靠件以促动脱扣牵引杆从而引发脱扣动作,其中,螺纹件配置为能够被操作者操作而相对于该促动件旋转以调节螺纹件和顶靠件之间的距离,以实现热磁脱扣器的热调间隙可调。由此,在检测热磁脱扣器的过载保护功能时,如果发现不合格,则可以通过旋拧螺纹件来调节顶靠件和螺纹件之间的距离(即热调间隙),从而调节脱扣电流的大小,而无需报废或返工脱扣牵引杆及顶靠件等部件。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促动件的端部上套设有一绝缘套,所述螺纹件穿设在该绝缘套中。由此,由于绝缘套的绝缘功能,螺纹件并不带电,因此,即便操作者带电调节热调间隙,也不会出现意外触电事故。再者,在绝缘套中穿设螺纹件避免了对促动件本身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造成不利影响。进一步地,可以通过在现有技术的促动件上直接加设绝缘套和螺纹件来容易地实现热调间隙可调,改装成本低。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地,促动件为双金属片。由此,通过常见的双金属片可以容易地实现促动件。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地,热磁脱扣器的壳体上具有通孔以使得该热磁脱扣器在装配到断路器的本体上后操作者仍可通过该通孔接近螺纹件以调节热调间隙。由此,即便已经完成了热磁脱扣器到断路器本身的装配,仍然可以进一步调节热调间隙,极大地方便了调节。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地,顶靠件配置为能够相对于脱扣牵引杆旋转以调节顶靠件与螺纹件之间的距离以调节热调间隙。由此,可以通过旋拧顶靠件来调节热调间隙,这对于其顶靠件容易被接近而促动件及其上的螺纹件不容易被接近的热磁脱扣器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地,顶靠件上套设固定有套管,该套管具有外螺纹以螺纹连接在脱扣牵引杆的内螺纹孔中。由此,借助于套管相对于脱扣牵引杆的旋转,即实现了顶靠件相对于脱扣牵引杆的旋转,从而可以容易地实现热调间隙的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未经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838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