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负荷控制回路辅助接线盒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83000.5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65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代常永;李林;李明水;张华;宁蒙;田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济南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8 | 分类号: | H02G3/08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荷 控制 回路 辅助 接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线辅助工具,具体的说是一种负荷控制回路辅助接线盒。
背景技术
采用预购电缴费方式的电力用户通常装有专变采集终端(以下简称终端),终端通过负控回路(即通常所说的跳闸回路)与380/220V低压总开关连通。负控回路分两种,常开接入式与常闭接入式。常开接入式负控回路正常工作时回路不连通,若回路连通,则低压总开关跳闸;常闭接入式负控回路正常工作时回路连通,对地有电压,若回路断开,则低压总开关跳闸。
正常开展更换终端工作时,一般带电更换,负控回路需要从终端上短时拆除,现有技术解决方案为:常开接入式负控回路可以带电更换终端,回路从终端上拆下后,用绝缘胶带包扎好回路线头。常闭接入式负控回路不能带电更换终端,必须先停掉低压总开关,再更换终端。在这一过程中常开接入式负控回路线的误短或常闭接入式负控回路的拆除会造出用户低压总开关跳闸,影响用户用电,针对此问题,开发负控回路辅助接线盒,消除因更换终端引起的低压总开关误跳闸。
另外,在现有技术解决方案中,常开接入式负控回路绝缘胶带的包扎耗时,且安装时去除绝缘胶带后,线头处粘性易吸附粉尘,既存在安全隐患,又影响美观。常闭接入式负控回路不能带电更换终端,工作时需停电,影响用户正常用电。作业人员忽视常闭接入式负控回路,直接拆除回路线,易造成低压回路总开关跳闸,造成误停电。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这些缺点,进行开发负控回路辅助接线盒,是一种辅助设备,通过调节接线盒上相应连片的通断实现不停电更换终端的目的,可广泛的适用于常闭接入式负控回路和常开接入式负控回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种负荷控制回路辅助接线盒,包括安装板和上下盒盖,皆为绝缘注塑件,且所述上盒盖为透明材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安装板的背侧自左向右依次设有三组通道,每组通道包括上下断续布置的两个铜片,在每一个通道的上铜片的上部和下铜片的下部分别固定一个压线柱,其中的终端负控回路来线接到接线盒上铜片的上压线柱(15、25、35)上,低压总开关负控回路来线接到接线盒下铜片的下压线柱(16、26、36)上,
在每个通道的上铜片的下部和下铜片的上部分别连接固定一个第一接线柱,且在每个通道的两第一接线柱之间设有将两铜片连通的第一连片;
在第二通道下铜片中部和第三通道下铜片中部分别设有第二接线柱,且两第二接线柱(23和33)之间设有将两铜片连通的第二连片。
所述第一、第二接线柱和上下压线柱的有效工作面位于安装板的正面。
第一连片和第二连片结构相同,在所述第一连片的两端分别设有长条孔和半圆缺口,所述第一连片通过长条孔在第一接线柱12的卡槽中,当扳动第一连片向上运动时,第一连片可以将两个第一接线柱(11和12)进行导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可实现常闭接入式负控回路的不停电更换终端。
2.消除作业人员操作常闭接入式负控回路不当引起的误跳闸、误停电。
3.避免常开接入式负控回路线头绝缘胶带的包扎。
附图说明
图1为接线盒的拆装示意图;
图2为去掉盒盖的接线盒的立体图;
图3为图2中A--A剖视图;
图4为图2的背面效果图;
图5为连片的立体图;
图6为连片的滑动过程示意。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采用三通道接线盒,本实用新型的关键点和保护点是接线盒背侧铜片的布置,正面接线柱及连片的布置、接线盒使用方法。下面详述:
一种负荷控制回路辅助接线盒,以下简称接线盒。接线盒基础部分包括安装板、上盒盖41和下盒盖42,皆为绝缘注塑件。其中的上盒盖1为透明材质的盒盖,接线盒通过透明盒盖保护接线柱及连片,接线盒基础两侧安装施封印43。
安装板5的背侧设有三组通道,每通道为上短下长、竖直排列的两个基础沟槽(为安装板的一部分),在每个沟槽中固定一个铜片,下面自左向右依次编号为第一通道51、第二通道52、第三通道53,每一个通道是由断续的上铜片和下铜片构成的,分别依次编号为第一上铜片61、第一下铜片62、第二上铜片63、第二下铜片64、第三上铜片65和第三下铜片66,其中的上铜片固定在上沟槽内,下铜片固定在下沟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济南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济南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830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高压线防撞器
- 下一篇:一种翼型簧和一种线束固定异型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