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光结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382969.0 | 申请日: | 2013-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24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 发明(设计)人: | 田宇轩;林文焕;王大玮;陈彦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辅讯光电工业(苏州)有限公司;辅祥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F21S8/00;F21V8/00;G02F1/13357;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背光 模组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光结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两个表面均具有凹陷部的导光结构及具有该导光结构的背光模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的液晶本身不具发光特性,需为其提供可平面发光的面光源装置以实现显示功能。而且液晶显示面板具有多个液晶显示单元,通常每一液晶显示单元对光线的获取有同样要求,所以此面光源装置发光辉度必须均匀分布。
现有技术面光源装置所采用的点光源一般为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其出射光是具有一定发散角度的朗伯(Lambertian)光源光束。发光二极管的出射光强度随着出射光角度的改变而改变,在出射零角度附近光强达到最大值,零度角两侧光强逐渐变小。所以,在导光板靠近发光二极管光源发散角之外的区域无光束通过,相邻发光二极管光源出射光束相交的区域出光强度较弱,出现暗角,从而使得面光源装置辉度不均匀。现行解决方法为在导光板入光处建立微结构,例如端面切削,微结构遭受应力的影响而产生结构破坏,因此在制程上以及维护上相当困难,此外,微结构因切削而产生的雾面使得光能量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导光结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通过在导光板入光面设置具有双面凹陷部的导光结构,达到增强光源光线发散效果、改善光源暗角问题以及减少光源使用量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光结构,该导光结构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具有复数个第一凹陷部,该复数个第一凹陷部等间隔排列,相邻的两个该第一凹陷部之间的间距为第一间距,该第二表面具有复数个第二凹陷部,该复数个第二凹陷部等间隔排列,相邻的两个该第二凹陷部之间的间距为第二间距,该第一间距与该第二间距的比值范围为1:8-1:3。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间距与该第二间距的该比值为1:4。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凹陷部的开口宽度为第一宽度,该第一凹陷部的深度为第一深度,该第一深度与该第一宽度的比值为第一深宽比,该第二凹陷部的开口宽度为第二宽度,该第二凹陷部的深度为第二深度,该第二深度与该第二宽度的比值为第二深宽比,该第一深宽比小于该第二深宽比。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深度为6.125um,该第一宽度为12.35um,该第二深度为5.96um,该第二宽度为9.66um。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导光结构还包含有粘着层,该粘着层贴附于该导光结构的该第二表面。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粘着层为透光型粘着层。
本实用新型又提出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具有入光面;光源,设置于该入光面侧;以及如上所述的导光结构,该导光结构设置于该导光板与该光源之间,该导光结构的该第一表面朝向该光源,该导光结构的该第二表面朝向该导光板的该入光面,该光源发出的光线经由该第一凹陷部以及该第二凹陷部而传输至该导光板。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导光结构与该导光板的该入光面抵接,该第二凹陷部与该入光面之间形成间隙结构,该间隙结构的折射率小于该导光板的折射率。
本实用新型更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包含如上所述的背光模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中设置了具有双面凹陷部的导光结构,使得光源发出的光线可以得到有效的发散,从而解决暗角问题,且可减少光源的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导光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光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光结构与粘着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光结构方均根值模拟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导光结构如图1及图2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导光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光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该导光结构30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302及第二表面301,该第一表面302具有复数个第一凹陷部3021,该第二表面301具有复数个第二凹陷部3011,照射至该导光结构300的光线以此经过该第一表面302及该第二表面301而穿出该导光结构3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辅讯光电工业(苏州)有限公司;辅祥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辅讯光电工业(苏州)有限公司;辅祥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829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