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泡棉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82296.9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30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胡荣;胡宏宇;陈进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达翔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02 | 分类号: | C09J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杨小双 |
地址: | 21512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切胶粘产品,特别涉及一种泡棉组件。
背景技术
泡棉分为PU泡棉、防静电泡棉、导电泡棉、EPE、防静电EPE、PORON、CR、EVA、架桥PE、SBR、EPDM等,具有使用方便、弯曲自如、体积超薄、性能可靠等一系列特点。泡棉具有细密的闭孔结构,光滑的外表,优良的回弹性,较高的力学性能,有弹性、重量轻、低表面接触电阻、优异的隔热、导电、防水性能,耐老化、腐蚀,并可进行复合、粘接、切割等二次成型加工。
模切加工是指把原材料根据预定形状,通过精密加工和切割的方式使材料形成特定的零配件,不同模切加工的产品具有不同的材料特性,装在不同的部件里,发挥着防震、绝缘、导电屏蔽、胶贴等功能。
传统泡棉类产品加工组装方式为:
a.加工方式:泡棉原材料模切得泡棉单品,如图1所示;
b.组装方式:手工结合治具进行泡棉单品贴附组装,如图2所示;
采用手工结合治具进行泡棉单品贴附组装,存在作业效率低、组装精度低、治具成本高等问题;目前,主流模切胶粘产品均使用组合形式贴附客户部件,如图3所示。
但泡棉(如图4所示)因泡棉侧为易掉落、转移的材质,泡棉侧表面无法粘着,故使用保护膜无法加工成组合形式贴附于客户部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解决目前因泡棉表面无法粘着及表面材质易掉落影响泡棉原有特性而致组装中无法组合贴附的问题,提供一种粘结紧密、定位准确的泡棉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可以单一贴附使用又可以整条、整片进行贴附的泡棉组件。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泡棉组件,包括泡棉单品,所述泡棉单品的一侧依次设置有塑料薄膜二、离型膜/纸;所述泡棉单品的另一侧还设置有塑料薄膜一;所述泡棉单品与所述塑料薄膜二接触的一侧设置有一层黏胶;所述塑料薄膜一和所述塑料薄膜二之间还设置有起黏贴作用的双面胶;所述塑料薄膜二上设置有镂空区域,所述泡棉单品设置于所述镂空区域上。
进一步的,所述泡棉单品的数量至少为1个。
进一步的,所述镂空区域的数量至少为1个。
进一步的,所述镂空区域按照预设定的位置分布于所述塑料薄膜二上。
进一步的,所述泡棉单品与所述塑料薄膜二接触侧的截面形状的尺寸大于所述镂空区域的尺寸。
优选的,所述泡棉单品的形状与所述塑料薄膜二上的镂空区域形状一致。
优选的,所述泡棉单品的形状与所述塑料薄膜二上的镂空区域形状不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塑料薄膜一、塑料薄膜二以及所述离型膜/纸均为整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塑料薄膜一和塑料薄膜二为离型膜、PET膜、PE膜、PVP膜、PP膜、EVA膜、PA膜、OPP膜、BOPET膜、BOPP膜、PC膜、PS膜、PMMA膜、聚乙烯离型膜或PTFE离型膜。
进一步的,所述塑料薄膜一和塑料薄膜二上设置有用于定位的定位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在塑料薄膜二上设有镂空区域,在使用时将镂空区域对准贴合部位并黏贴于其上,泡棉单品直接与贴合部位接触,粘结更加紧密不易脱落。
本实用新型的塑料薄膜一上设置有定位孔,使得泡棉单品能够准确的黏贴在预定位置处并可实现整版多片(或单条)同时贴附到指定位置且定位精确、贴装精度高;由于可以实现多位置同时贴附,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泡棉原材料模切得到泡棉单品的示意图;
图2为传统泡棉产品帖附组装示意图;
图3为组合背胶产品帖附客户部件示意图;
图4为泡棉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泡棉组件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泡棉组件截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泡棉组件截面示意图。
图中:
1、塑料薄膜一;2、双面胶;3、塑料薄膜二;4、离型膜/纸;5、泡棉单品;7、胶层;8、泡棉原材料;9、铜箔;10、FPC软板;11、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达翔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达翔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822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笔记本电池电芯两侧绝缘胶带黏贴装置
- 下一篇:绳卷绕器心轴盖壳体和卷绕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