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的天线收发阵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82278.0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75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伟 |
主分类号: | H01Q21/00 | 分类号: | H01Q21/00;H01Q21/24;H01Q1/38;H01Q1/50;H01Q1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天线 收发 阵列 装置 | ||
1.一种高效的天线收发阵列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天线牵引板(100)及天线馈电板(200)组成;天线牵引板(100)垂直间隔的放在天线馈电板(200)上方,天线牵引板(100)是单层PCB平板,其表面均匀排列着八个耦合单元(110),八个耦合单元(110)都是矩形金属;天线馈电板(200)是双层PCB平板,它的下层是一层金属地层(210),上层是馈电层(220),馈电层(220)包含了馈电网络和馈电网络相互连接的八个均匀排列的矩形辐射单元(230);该高效的天线收发阵列装置经过馈电层(220)中的馈电网络对八个辐射单元(230)馈电实现了两个正交极化的高效率辐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的天线收发阵列装置,其特征在于,馈电层(220)中的馈电网络是由微带线I(410)、微带线II(420)、微带线Ⅲ(430)、徼带线Ⅳ(440)、微带线V(450)、微带线Ⅵ(460)、微带线Ⅶ(470)、微带线Ⅷ(480)、微带线Ⅸ(490)组成,相同标号的微带线长度和宽度相同,不同标号的微带线长度或宽度不相同,其中微带线I(410)、微带线Ⅸ(490)的宽度相同,但它们小于微带线II(420)的宽度,微带线II(420)的宽度小于微带线Ⅲ(430)、微带线Ⅳ(440)、微带线V(450)、微带线Ⅵ(460)、微带线Ⅶ(470)、微带线Ⅷ(480)的宽度,而微带线Ⅲ(430)、微带线Ⅳ(440)、微带线V(450)、微带线Ⅵ(460)、微带线Ⅶ(470)、微带线Ⅷ(480)的宽度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的天线收发阵列装置,其特征在于,信号电流经过节点X(300)分流,电流经过上下并联的微带线I(410)、微带线II(420)、微带线Ⅳ(440)、微带线V(450)流入上下位置对称的两个节点Ⅲ(330),其中微带线V(450)的长度要长于微带线Ⅳ(440)的长度;电流在节点Ⅲ(330)分流,电流经过上下并联的微带线I(410)、微带线II(420)、微带线Ⅵ(460)、微带线Ⅶ(470)流入上下位置对称的两个节点Ⅳ(340),其中微带线Ⅵ(460)的长度要长于微带线Ⅶ(470)的长度;电流在节点Ⅳ(340)分流,电流经过左右并联的微带线I(410)、 微带线II(420)在八个辐射单元的水平位置中心馈入辐射单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的天线收发阵列装置,其特征在于,信号电流经过节点I(310)分流,电流经过上下并联的微带线I(410)、微带线II(420)、微带线Ⅲ(430)流入上下位置对称的两个节点II(320);电流经过节点II(320)分流,电流经过上下并联的微带线I(410)、微带线II(420)、微带线Ⅷ(480)流入上下位置对称的两个节点V(350);电流经过节点V(350)分流,电流经过左侧并联的微带线I(410)、微带线II(420)在左侧四个辐射单元的垂直位置中心馈入辐射单元,及电流经过右侧并联的微带线Ⅸ(490)在右侧四个辐射单元的垂直位置中心馈入辐射单元,其中左侧的微带线I(410)、微带线II(420)组成凹凸或蛇形线形状,微带线I(410)和微带线II(420)的长度大于微带线Ⅸ(490)的长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的天线收发阵列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馈电板(200)中和馈电网络相互连接的八个矩形辐射单元(230)相隔一定间距,对称排列,在每个辐射单元(230)上方对称对应排列耦合单元(1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伟,未经林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8227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铜铝异形接线夹
- 下一篇:八木天线上的有源宽带双线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