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静电纺丝改性植入医用膜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82196.6 | 申请日: | 2013-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20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薛燕;万隆;张欢欢;阿芳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典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7/40 | 分类号: | A61L27/40;A61L31/12;D04H3/011;D04H3/153;D04H3/16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 32100 | 代理人: | 葛雷 |
地址: | 201201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电 纺丝 改性 植入 医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应用于临床的植入医用膜材料。
背景技术
静电纺丝是使带电荷的溶液或熔体在静电场中流动或变形,经溶剂蒸发或熔体冷却固化得到纤维状物质的一种过程,简称电纺。根据被纺材料状态的不同可分为溶液静电纺丝和熔融静电纺丝。静电纺丝技术与传统纺丝技术有着明显的不同,传统的纺丝方法很难纺出直径小于500 nm的纤维,而静电纺丝方法则能够纺出超细的纤维,直径最小可至1 nm。静电纺丝的装置和原理都比较简单,典型的静电纺丝装置主要由高压电源、计量泵、纺丝液容器、喷丝头、收集器等部件组成。静电纺丝是通过静电力作为牵引力来制备超细纤维,得到的纤维具有直径小、精细程度好、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孔径小等特点,可促进细胞的迁移和增殖。
聚乳酸(PLA)是一种无毒、可完全生物降解的聚合物,具有较好的化学惰性、易加工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不污染环境,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途的高分子材料,备受国内外关注。然而单纯的常规工艺制成的聚乳酸强度和刚度高,而柔韧性和抗冲击性差,在常温下是一种硬而脆的材料,且单纯依靠聚乳酸的分子量来控制降解时间,很难达到要求,如分子量高,降解时间长,分子量低,降解时间短,却无法成膜。
PLA纳米纤维膜柔软性好,与组织的粘合性好,但此纳米纤维膜容易分层且力学性能较弱。
ε-己内酯单体是一个很有用的化学中间体,在合成化合物中,它能给合成物提供许多优异的化学性能。由ε-己内酯开环后得到的己内酯衍生物如己内酯改性的多元醇,己内酯丙烯酸单体,己内酯聚合物很成功地用作化学反应中间体和改性剂。ε-己内酯具有优异的柔韧性,抗冲击性,耐候,耐溶剂,耐水性能。
聚己内酯(PCL)是由ε-己内酯在金属有机化合物(如四苯基锡)作催化剂,二羟基或三羟基做引发剂条件下开环聚合而成,属于聚合型聚酯。PCL非常柔软,具有极大的伸展性,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在体内与生物细胞相容性很好,细胞可在其基架上正常生长,并可降解成CO2和H2O,在水环境中,6-12月可完全分解成CO2和H2O。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工作性能好的静电纺丝改性植入医用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静电纺丝改性植入医用膜,其特征是:是由聚乳酸层与聚己内酯层交替复合而成的膜。
聚乳酸层与聚己内酯层分别为1层、2层或2层以上。
聚乳酸粘均分子量为10万~20万;聚己内酯粘均分子量为5000~3万。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具有较快的降解时间,优异的柔韧性,膜不易分层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PLA膜层;2、PCL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静电纺丝改性植入医用膜,是由聚乳酸层1与聚己内酯层2交替复合而成的膜。
聚乳酸层与聚己内酯层分别为1层、2层或2层以上。
制备时:
取粘均分子量分别为10万~20万(例10万、15万、20万)的PLA和5000~3万(例5000、1万、2万)的PCL,配置成静电纺丝原液,加入到相应容器中,利用同轴静电纺丝喷头,设置溶液推进时间,两溶液交替纺制,制得所需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典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典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821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弹簧式尿量测定及报警仪
- 下一篇:一种药品包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