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散热器内嵌螺母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82115.2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42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唐滔;李睿哲;席玉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37/04 | 分类号: | F16B3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1013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散热器 螺母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散热器内嵌螺母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汽车的中冷器、冷凝器和电子风扇多数安装于散热器上,加之冷却系统模块化的推行,对在安装于散热器上的紧固力要求越来越高。现行行业内螺栓螺母配合安装是最为稳定且紧固力调控范围大的安装结构,因此在散热器上内嵌螺母已成为一种主流技术。散热器上内嵌螺母的正确性和质量可靠性直接影响装配的操作和稳定,如何优化设计内嵌螺母的安装结构成为业界研究的重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保证内嵌螺母安装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使得装配操作便利,并保证内嵌螺母安装的稳定性的汽车散热器内嵌螺母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散热器内嵌螺母安装结构,包括形成于散热器水室的内嵌螺母安装空间,所述内嵌螺母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安装空间具有一开口,所述汽车散热器内嵌螺母安装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开口侧从侧面抵接所述内嵌螺母的第一限位结构,以及设置于所述内嵌螺母上方抵接所述内嵌螺母顶面的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与所述内嵌螺母的抵接面形成圆角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呈U型。
优选地,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均为L型,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对设置并组合形成U型结构。
优选地,所述汽车散热器内嵌螺母安装结构还包括形成于所述安装空间的两侧,并向外延伸的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内嵌螺母为方螺母。
优选地,所述安装空间由底壁以及从所述底壁周缘延伸出的三个侧壁共同围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为从所述底壁表面突出形成的凸条。
优选地,所述内嵌螺母为异形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散热器内嵌螺母安装结构,其第一限位结构与所述内嵌螺母的抵接面形成圆角结构,从而保证内嵌螺母可轻松嵌入水室的安装空间内;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呈U型,从而可方便内嵌螺母嵌入并保证不会对与内嵌螺母紧固连接的螺栓的操作造成阻挡,从而不仅使得内嵌螺母的安装较为便利,也保证了内嵌螺母安装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汽车散热器内嵌螺母安装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汽车散热器内嵌螺母安装结构在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汽车散热器内嵌螺母安装结构,包括形成于散热器水室的内嵌螺母安装空间11,所述内嵌螺母12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11内。
所述安装空间11由底壁112以及从所述底壁112周缘延伸出的三个侧壁113共同围成,并具有一开口114。
所述汽车散热器内嵌螺母安装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开口114侧从侧面抵接所述内嵌螺母12的第一限位结构13,以及设置于所述内嵌螺母12上方抵接所述内嵌螺母12顶面的第二限位结构14。所述第一限位结构13及所述第二限位结构14共同限位所述内嵌螺母12。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结构13为从所述底壁112表面突出形成的凸条,其与所述内嵌螺母12的抵接面131形成圆角结构,从而保证内嵌螺母12可轻松嵌入水室的安装空间11内。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限位结构14呈U型,从而可方便内嵌螺母12嵌入并保证不会对与内嵌螺母12紧固连接的螺栓的操作造成阻挡。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限位结构14包括第一限位部141及第二限位部142,所述第一限位部141及第二限位部142均为L型,所述第一限位部141与所述第二限位部142相对设置并组合形成U型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汽车散热器内嵌螺母安装结构还包括形成于所述安装空间11的两侧,并向外延伸的加强筋115。通过设置加强筋115可保证内嵌螺母12在散热器水室上的连接强度。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嵌螺母12为方螺母。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内嵌螺母12的形状也可以变化,例如为异形螺母等。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散热器内嵌螺母安装结构,可保证内嵌螺母安装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使得装配操作便利,并保证内嵌螺母安装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821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视、电脑及硬盘录像一体机
- 下一篇:一种不锈钢桌脚与码片的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