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蓝牙免提音响设备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82098.2 | 申请日: | 2013-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84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郑伟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伟俊 |
主分类号: | B60R11/02 | 分类号: | B60R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地址: | 515000 广东省汕***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蓝牙 免提 音响设备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蓝牙免提音响设备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车载音响设备通过蓝牙与手机连接。当手机处于通话过程中时,手机将接收的语音信息通过蓝牙发送给车载音响设备,车载音响设备再通过外放喇叭将该语音信息播放,实现手机通话的免提。
然而,当车上有其它乘客,而通话内容涉及到需要保密的内容时,该车载音响设备由于通过外放喇叭以大音量的声音播放,车上的其它乘客也会听到通话内容,即该车载音响设备保密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蓝牙免提音响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车载蓝牙免提音响设备,包括蓝牙耳机和音响本体;所述蓝牙耳机包括蓝牙模块、麦克风、处理器和耳机喇叭;所述蓝牙模块、麦克风及耳机喇叭分别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音响本体包括外放喇叭;所述外放喇叭与所述蓝牙耳机的处理器电连接并与所述耳机喇叭同步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点在于:该车载蓝牙免提音响设备包括蓝牙耳机和音响本体。采用该车载蓝牙免提音响设备通话时,蓝牙耳机的蓝牙模块与手机连接,用于接收或传送手机通话过程中的语音信息;蓝牙模块接收的语音信息发送给处理器,由于音响本体的外放喇叭与蓝牙耳机的处理器连接后与耳机喇叭同步使用,则处理器将接收的语音信息发送给音响本体的外放喇叭和蓝牙耳机的耳机喇叭,使语音通过外放喇叭及耳机喇叭播放,其中耳机喇叭音量小,离开耳朵基本感觉不到。当需要私密通话时,直接将蓝牙耳机与音响本体分离,并将蓝牙耳机佩戴在耳朵上,耳机喇叭与处理器连接,则处理器将接收的语音信息发送给耳机喇叭,确保语音通话只有佩戴者可以听到,周围其他人无法听到通话,从而该车载蓝牙免提音响设备保密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蓝牙免提音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蓝牙免提音响设备的第一部分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蓝牙免提音响设备的第二部分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蓝牙免提音响设备的第三部分电路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蓝牙免提音响设备的第四部分电路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蓝牙免提音响设备的第五部分电路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载蓝牙免提音响设备的第六部分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车载蓝牙免提音响设备,包括蓝牙耳机106和音响本体102;所述蓝牙耳机106包括蓝牙模块107、麦克风108、处理器105和耳机喇叭104;所述蓝牙模块107、麦克风108及耳机喇叭104分别与所述处理器105电连接;所述音响本体102包括外放喇叭103;所述外放喇叭103与所述蓝牙耳机106的处理器105电连接并与所述耳机喇叭104同步使用。
该车载蓝牙免提音响设备包括蓝牙耳机106和音响本体102。采用该车载蓝牙免提音响设备通话时,蓝牙耳机106的蓝牙模块107与手机连接,用于接收或传送手机通话过程中的语音信息;蓝牙模块107接收的语音信息发送给处理器105,由于音响本体102的外放喇叭103与蓝牙耳机106的处理器105连接后将耳机喇叭104与处理器105的电连接,则处理器105将接收的语音信息发送给音响本体102的外放喇叭103和蓝牙耳机的耳机喇叭,使语音通过外放喇叭及耳机喇叭播放,其中耳机喇叭音量小,离开耳朵基本感觉不到。当需要私密通话时,直接将蓝牙耳机106与音响本体102分离,并将蓝牙耳机106佩戴在耳朵上,外放喇叭103与处理器105断开连接,而耳机喇叭104与处理器105连接,则处理器105将接收的语音信息发送给耳机喇叭104,确保语音通话只有佩戴者可以听到,周围其他人无法听到通话,从而该车载蓝牙免提音响设备保密性好。
虽然目前很多驾驶员直接佩戴蓝牙耳机实现私密通话,但是长时间佩戴蓝牙耳机后,耳朵会酸痛。若将蓝牙耳机从耳朵上取下,手机来电时将无法感知来电。则将蓝牙耳机与音响本体结合后的车载蓝牙免提音响设备,避免长时间佩戴蓝牙耳机,可以在来电时通过音响本体感知来电,还可以在需要私密通话时进行私密通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伟俊,未经郑伟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820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