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升管预除硫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382079.X | 申请日: | 2013-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98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 发明(设计)人: | 刘应龙;喻华;陈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澳科技(湖北)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L3/12 | 分类号: | C10L3/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 地址: | 4331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升管预除硫装置。
背景技术
从焦化装置、催化装置出来的干气、焦化液化气产品脱硫工艺技术大都采用湿式脱硫,即利用碱洗和二乙醇胺办法,炼厂焦化液化气设有脱硫系统设计,与催化焦化液化气一起进脱硫塔的,质量标准一般难以达到国家民用焦化液化气标准,实际上,一般重油催化焦化液化气可以达标;而焦化液化气脱硫很难符合要求。现在的石油加工厂在焦化液化气的深度脱硫中,尤其是焦化液化气的脱硫中,引进纤维膜技术和助剂脱硫,然而无论采用哪种脱硫技术,脱硫投资大、单位成本高,且效果难以保证。焦化液化气中的微量硫将在生产过程中聚集起来最后聚集在产品中,严重影响下游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升回炼装置来解决现有技术中脱硫投资大、单位成本高,且脱硫质量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提升回炼装置,包括焦化液化气管线、不合格汽油管线、第一泵、第二泵和提升管,所述焦化液化气管线的出口端连接至第一泵的入口端,所述第一泵的出口端连接有第一泵出口管道的一端,所述第一泵出口管道的另一端连接至提升介质主管道的入口端,所述不合格汽油管线的出口端连接至第二泵的入口端,所述第二泵的出口端连接有第二泵出口管道的一端,所述第二泵出口管道的另一端也连接至提升介质主管道的入口端,所述提升介质主管道的出口端分别连接有中部管道的一端和底部管道一端,所述中部管道的另一端连接至提升管的中部,所述中部管道上设有中部管道闸阀,所述底部管道的另一端连接至提升管的底部,所述底部管道上设有底部管道闸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不合格汽油管线和焦化液化气管线连接至提升介质主管道的入口端,再在提升介质主管道的出口端处再添加一条底部管道,所述底部管道连接至提升管底部,所述中部管道上和底部管道上分别设有中部管道闸阀和底部管道闸阀,通过闸阀控制使用相应的中部管道或底部管道,根据预提升提升介质在焦化液化气管线和不合格汽油管线之间方便切换,通过焦化液化气的二次反应,大多数硫化物被截留下来,反应后的焦化液化气再进行脱硫处理,能有效降低脱硫投资,减低脱硫成本,提高脱硫质量。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第一泵出口管道上设有第一闸阀;
进一步,所述第二泵出口管道上设有第二闸阀;
进一步,所述提升介质主管道上设有主管道调节阀。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仅通过开启第一闸阀或第二闸阀即可开启焦化液化气管线或不合格汽油管线,能提高提升管预除硫装置的易用性,提升介质主管道上的主管道调节阀能实时控制通过提升介质主管道的流量,能进一步提高提升管预除硫装置的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升管预除硫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如下:
1、焦化液化气管线,2、不合格汽汽油管线,3、第一泵,4、第二泵,5、第一泵出口管道,6、第二泵出口管道,7、提升介质主管道,8、中部管道,9、底部管道,10、提升管,11、中部管道闸阀,12、底部管道闸阀,13、第一闸阀,14、第二闸阀,15、主管道调节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升管预除硫装置结构示意图,包括焦化液化气管线1、不合格汽油管线2、第一泵3、第二泵4和提升管10,所述焦化液化气管线1的出口端连接至第一泵3的入口端,所述第一泵3的出口端连接有第一泵出口管道5的一端,所述第一泵出口管道5的另一端连接至提升介质主管道7的入口端,所述不合格汽油管线2的出口端与第二泵4的入口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泵4的出口端连接有第二泵出口管道6的一端,所述第二泵出口管道6的另一端也连接至提升介质主管道7的入口端,所述提升介质主管道7的出口端=分别连接有中部管道8的一端和底部管道9一端,所述中部管道8的另一端连接至提升管10的中部,所述中部管道8上设有中部管道闸阀11,所述底部管道9的另一端连接至提升管10的底部,所述底部管道9上设有底部管道闸阀12,所述第一泵出口管道5上设有第一闸阀13,所述第二泵出口管道6上设有第二闸阀14,所述提升介质主管道7上设有主管道调节阀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澳科技(湖北)化工有限公司,未经金澳科技(湖北)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820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挡圈的双列圆柱滚子轴承
- 下一篇:PVC荧光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