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亚硫酸钠物料干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81605.0 | 申请日: | 2013-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46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冯拥军;唐照勇;王瑛;王金峰;何春文;瞿尚君;宗小强;裴英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3/092 | 分类号: | F26B3/092;F26B25/00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赵立权 |
地址: | 737103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亚硫酸钠 物料 干燥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亚硫酸钠物料干燥系统。
背景技术
亚硫酸钠生产系统原干燥系统采用的是振动流化床,如图1所示,该振动流化床由流化床床体1’、激振电机2’、进风管3’、鼓风机4’、换热器5’及旋风除尘器6’构成,流化床床体1’在激振电机2’带动下进行持续振动,在鼓风机4’作用下,空气经进风管3’进入换热器5’加热,然后进入流化床内对物料进行干燥,旋风除尘器6’用于收集悬浮于流化床床体上方的亚硫酸钠干燥颗粒。
通过对实际运行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采用振动流化床干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死床率高:由于振动流化床采用激振电机和经蒸汽加热或电加热的空气使物料流态化,存在物料易跑偏而导致死床及物料烘不干的现象。并在蒸汽管网压力不稳定性时,导致加热后空气常常达不到使用要求,造成流化床死床,并且干燥后物料含水超标;②故障率高:激振电机易于存在振幅不同步的现象,使流化床内部支撑疲劳导致损坏,弹性垫圈也易于老化损坏。③运行费用高:由于原干燥采用的是纯气流干燥,需保证大气量、高温特性才能满足生产需要,因此换热器蒸汽的消耗高;④操作弹性小:振动流化床对所进物料要求非常高,一有稀化物料进入床体就会造成死床,连续性差,需操作人员具备极高的操作水准。
这使得亚硫酸钠产品物料的干燥成为了制约亚硫酸钠生产工艺的瓶颈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故障发生率小且干燥效率高的亚硫酸钠物料干燥系统。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亚硫酸钠物料干燥系统,包括流化床,所述流化床包括干燥段和冷却段,所述干燥段的前端设有进料口、干燥段内设有第一换热器,所述冷却段的尾端设有出料口、冷却段内设有第二换热器,所述干燥段底部设有热风入口,所述冷却段底部设有冷风入口,所述热风入口通过热风管依次连接有第一风机和第三换热器,所述冷风入口通过冷风管连接有第二风机;所述第三换热器一端连接第一风机、另一端连接进风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换热器一端连接蒸汽源、另一端连接第一冷凝水出水管,所述第二换热器一端连接冷却水进水管、另一端连接冷却水回水管;所述第三换热器内设有蒸汽通道和热风通道,所述蒸汽通道一端连接蒸汽源、另一端连接第二冷凝水出水管,所述热风通道一端连接第一风机、另一端连接进风管。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管上还连接有硫酸系统热风管。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口上设有预混料机,所述预混料机顶部设有干料入口和湿料入口。
进一步地,所述干燥系统还包括旋风除尘器,所述旋风除尘器的进料口通过料管与流化床的顶部相连通、出风口连接布袋收尘器,旋风除尘器的底部通过螺旋输送机与预混料机的干料入口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故障发生率小,不容易出现死床停机的问题;干燥效率高且效果好,物料干燥均匀;节能减排,有效利用了硫酸制酸系统排出的废热风;操作难度低,系统运行可靠,无需复杂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原有振动流化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亚硫酸钠物料干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亚硫酸钠物料干燥系统第三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流化床床体,2’-激振电机,3’-进风管,4’-鼓风机,5’-换热器,6’-旋风除尘器,7’-亚硫酸钠物料,1-流化床,101-干燥段,102-冷却段,2-进料口,3-出料口,4-第一换热器,5-第二换热器,6-热风入口,7-冷风入口,8-热风管,9-第一风机,10-第三换热器,1001-第三换热器蒸汽通道,1002-第三换热器热风通道,11-蒸汽源,12-第一冷凝水出水管,13-冷却水回水管,14-冷却水进水管,15-第二冷凝水出水管,16-进风管,17硫酸系统热风管,18-预混料机,1801-干料入口,1802-湿料入口,19-旋风除尘器,1901-旋风除尘器进料口,1902-旋风除尘器出风口,20-料管,21-布袋收尘器,22-螺旋输送机,23-冷风管,24-第二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816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