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圆涨紧式芯轴夹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381129.2 | 申请日: | 2013-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46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勤;魏运良;李文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辉县市汽车配件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B31/40 | 分类号: | B23B31/40 |
| 代理公司: | 郑州金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1 | 代理人: | 郭增欣 |
| 地址: | 4536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内圆涨紧式芯轴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筒形产品的装卡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内圆涨紧式芯轴夹具。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中,经常会出现筒形产品的车削加工,正常情况下一般靠卡具夹持筒形产品的外圆一端进行车削加工,由于夹持力的作用,筒形产品易于变形,容易造成定位偏差,影响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一次装卡、定位准确且省力省时的内圆涨紧式芯轴夹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圆涨紧式芯轴夹具,含有芯轴,所述芯轴的前端为锥形轴段,该锥形轴段上套装一个涨紧套,二者接触表面相匹配,所述涨紧套的体壁上间隔设置有轴向条形开口缝,所述芯轴的前端轴心处设置有压紧螺钉,所述压紧螺钉通过圆环形压垫与所述涨紧套相接触。
所述轴向条形开口缝的开口方向同向设置,使所述涨紧套形成后端相连且前端分开的结构形态,或者,所述轴向条形开口缝的开口方向交替设置,使所述涨紧套形成两端交错分开的结构形态。所述轴向条形开口缝至少有三条。所述芯轴的后端部直径大于前端部直径,并且,所述芯轴的后端设置有定位圆台和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至少有三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能消除工装与工件间的定位间隙,保证定位孔与所加工孔的同轴度,利用涨紧力压紧,由于涨紧力比较均匀,减少了工件变形。
2、本实用新型涨紧套的体壁上设置有轴向条形开口缝,使涨紧套变成根部相连且梢部叉开的结构形态,能够更加轻便地涨紧固定工件。
3、本实用新型芯轴端部和涨紧套内壁为锥形配合,能够使涨紧套逐步涨紧,能够适应不同内径的筒形产品的夹持。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一次装卡、定位准确且省力省时,其
适用范围广,易于推广实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内圆涨紧式芯轴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见图1和图2,图中,1-芯轴,2-涨紧套,3-圆环形压垫,4-压紧螺钉,5-工件,6-轴向条形开口缝。
内圆涨紧式芯轴夹具含有芯轴1,其中:芯轴1的前端为锥形轴段,该锥形轴段上套装一个涨紧套2,二者接触表面相匹配,涨紧套2的体壁上间隔设置有轴向条形开口缝6,轴向条形开口缝6的开口方向交替设置,使涨紧套2形成两端交错分开的结构形态,芯轴1的前端轴心处设置有压紧螺钉4,压紧螺钉4通过圆环形压垫3与涨紧套2相接触。
轴向条形开口缝6至少有三条,根据涨紧套2的直径选取。另外,芯轴1的后端部直径大于前端部直径,并且,芯轴1的后端设置有定位圆台和安装孔,安装孔至少有三个。
工作原理:将芯轴1固定在车床上,再将工件5套装在芯轴1上,旋紧压紧螺钉4,靠圆环形压垫3的轴向压力推动涨紧套2左移,靠芯轴1外端锥面的作用使涨紧套2涨开,外径增大,从而消除与工件5间的配合间隙并涨紧工件5,保证定位孔与所加工孔的同轴度,利用涨紧力压紧,由于涨紧力比较均匀,减少了工件变形。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之处在于:轴向条形开口缝的开口方向同向设置,使涨紧套形成后端相连且前端分开的结构形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辉县市汽车配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辉县市汽车配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811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