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网络型仪表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80652.3 | 申请日: | 2013-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14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江阳;邓果;黄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宏天电传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6 | 分类号: | E21B43/26;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036 四川省成都市金***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 仪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页岩气开采的压裂设备的控制中心,特别是网络型仪表车。
背景技术
页岩气是充填于页岩裂缝、微细孔隙及层面内的天然气,其储层的渗透率低、气流的阻力比传统天然气大得多,开采难度较大。据估计,我国页岩气资源可能多达45万亿立方米,其中可采储量约为38万亿立方米,位居世界第一。页岩气开采主要采用压裂工艺,使油气层形成裂缝,提高油气层的渗透率。压裂工艺过程是用压裂泵车,把高压大排量具有一定粘度的液体挤入油气层,当把油气层压出许多裂缝后,加入支撑剂(如石英砂等)充填进裂缝,提高油气层的渗透能力。但是压裂作业设备多,具有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作业环境恶劣、救援及逃生困难的特点,安全管理难度增大,容易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事故。
目前,我国所使用的压裂机组绝大部分都处于超龄服役阶段,其有效功率下降,零部件故障率增加,维护成本大幅度地提高,而且操作控制系统技术仍然采用上世纪80年代从国外引进的压裂控制技术:各压裂泵车、管汇车和混砂车都需分散控制,在大型压裂和超大型压裂施工中,采用分散控制的方式使得压裂作业的协调性变得更加难以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集中控制、操作方便和维护成本低的网络型仪表车,通过无线局域网络实现各车之间的数据共享,在仪表车上集中控制压裂泵车、混砂车和管汇车,实现压裂泵车和混砂车的“无人”操作,提高了设备的控制精度以及施工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网络型仪表车,它包括仪表车底盘、置于仪表车底盘上方的操作室、依次设置在操作室内部的电源系统、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压裂泵车控制系统、混砂车控制系统和管汇车控制系统,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分别与压裂泵车控制系统、混砂车控制系统和管汇车控制系统通过硬线相连,它还包括通讯系统,通讯系统设置在操作室的顶部,通讯系统与数据采集分析系统相连。
所述的通讯系统为无线局域网络通讯装置。
所述的仪表车底盘上方还设置有减震系统,操作室固定在减震系统上方。
所述的操作室的内部还设置有冷暖系统。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压裂仪表车上配备无线局域网技术,在各压裂泵车、管汇车和混砂车上配有一个远端遥控单元,整个压裂机组通过无线网络通讯,操作人员可直接在压裂仪表车上对各车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各车所采集的数据在压裂仪表车上进行汇总、处理,便于操作和管理,性价比高。
2、将操作室安装在减震系统上,具有较强的适应恶劣的工作环境的能力;操作室内安装有冷暖系统,工作人员能够长时间在-40℃~50℃的环境下工作。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仪表车底盘,2-电源系统,3-操作室,4-数据采集分析系统,5-冷暖系统,6-通信系统,7-压裂泵车控制系统,8-混砂车控制系统,9-管汇车控制系统,10-减震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网络型仪表车,它包括仪表车底盘1、置于仪表车底盘1上方的操作室3、依次设置在操作室3内部的电源系统2、数据采集分析系统4、压裂泵车控制系统7、混砂车控制系统8和管汇车控制系统9,数据采集分析系统4分别与压裂泵车控制系统7、混砂车控制系统8和管汇车控制系统9通过硬线相连,它还包括通讯系统6,通讯系统6为无线局域网络通讯装置,通讯系统6设置在操作室3的顶部,通讯系统6与数据采集分析系统4相连。施工中,每台压裂泵车通过通讯系统6的无线局域网络将控制和显示信号传输到仪表车,经过数据采集分析系统4对信号进行数据分析,通过压裂泵车控制系统7集中控制来控制各压裂泵车,包括油门、档位的变换、压力和排量显示以及超压复位;混砂车和管汇车信号通过通讯系统6的无线局域网络将信号传输到仪表车,经过数据采集分析系统4对信号进行数据分析,再从混砂车控制系统8和管汇车控制系统9上检测和控制;一般井场的环境较为恶劣,需充分考虑仪表车体的防震性能,仪表车底盘1上方还设置有减震系统10,操作室3固定在减震系统10上方;操作室3的内部还设置有冷暖系统5,工作人员能够长时间在-40℃~50℃的环境下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宏天电传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宏天电传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806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