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调节收线半径的收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80118.2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09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曹永义;吴家翀;陈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锡洲电磁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28 | 分类号: | B65H54/28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顾朝瑞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调节 收线 半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位导线的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调节收线半径的收线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收线装置见图1,其包括支架1、定位杆2、排线螺杆3和排线螺母4,定位杆2与排线螺杆3平行安装于两端支架1,排线螺杆3贯穿排线螺母4并与排线螺母4螺纹连接,定位杆2穿过排线螺母4的上端导槽使得排线螺母4能沿定位杆2滑动,排线螺杆3一端安装有转动把手8,排线螺母4的下端通过轴承安装有排线导轮5,收线时经轧制的铜杆经过排线导轮后按行、按列堆放在收线架中,通过人工旋转转动把手8带动排线螺杆3旋转,排线螺母由于被定位杆限位因而在排线螺杆的带动下沿着定位杆做水平移动,从而带动排线导轮水平移动使得收线架中的铜杆的收线半径发生变化,由此完成铜杆按行、按列堆放,从而杜绝了在使用这些铜杆时出现的加丝现象。其缺点在于:其对收线半径的调节完全是手动调节,因而其无法进行定量调节,亦无法保证铜杆的收线半径的一致性,且手动调节无法进行调节时间的控制,完全依靠工人的经验进行,也无法保证铜杆收线半径的一致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调节收线半径的收线装置,其能解决现有手动调节装置因无法进行定量、定时调节而存在的铜杆收线半径不一致的问题。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支架、定位杆、排线螺杆和排线螺母,定位杆与排线螺杆平行安装于支架,排线螺母与排线螺杆螺纹连接、且排线螺母的上端卡合于所述定位杆并能沿所述定位杆滑动,排线螺母的下端通过轴承安装有排线导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线螺杆连接蜗轮蜗杆减速机的输出端,所述蜗轮蜗杆减速机与三相异步电动机电控连接,所述三相异步电动机电控连接变频控制器。
与现有收线装置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通过调节变频控制器的输出频率来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速,并通过蜗轮蜗杆减速机带动排线螺杆转动,排线螺杆既而带动排线螺母以及通过轴承安装于排线螺母下端的排线导轮一起沿定位杆作直线运动,从而实现对收线半径的自动定量、定时调节,从而有效避免了传统人工调节受人为因素影响无法保证了铜杆收线半径一致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收线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动调节收线半径的收线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2,本实用新型装置包括支架1、定位杆2、排线螺杆3和排线螺母4,定位杆2与排线螺杆3平行安装于支架1,排线螺母4与排线螺杆3螺纹连接、且排线螺母4的上端与定位杆2卡合于定位杆2并能沿定位杆2滑动,排线螺母4的下端通过轴承(图2中未示出)安装有排线导轮5,排线螺杆3连接蜗轮蜗杆减速机6的输出端,蜗轮蜗杆减速机6与三相异步电动机7电控连接,三相异步电动机7电控连接变频控制器9(图2中未示出)。
本实用新型装置工作时,由变频器控制器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7,通过调节变频器控制器的输出频率,使三相异步电动机7的转速降低,三相异步电动机7的转速通过蜗轮蜗杆的减速功能使连接蜗轮的排线螺杆3缓慢的旋转,由于定位杆2的限制,排线螺母4只能在定位杆2上进行滑动使得排线螺母4沿着排线螺杆3的轴向进行左右移动,排线导轮5通过轴承与排线螺母4进行连接,排线导轮5可以自由旋转,排线螺母5的移动方向由三相异步电动机7的正反转控制来决定,三相异步电动机7的正反转通过调整变频器正反相序来完成,排线螺母4的轴向移动带动排线导轮5的移动,使得铜杆收线的半径整齐排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锡洲电磁线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锡洲电磁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801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矿用防爆提升机变频电控装置
- 下一篇:料盘自动更换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