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自动灭火功能的电缆隧道传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79857.X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67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吴冀鹏;康勇;蒋云峰;王森林;曹康;赵宇晗;申金龙;徐延昌;王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河北省电力公司;邢台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3/16 | 分类号: | A62C3/1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李荣文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自动 灭火 功能 电缆 隧道 传输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传输领域和消防布置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日益加快的城市建设,城市内的空间利用受到限制。电缆隧道成为城市内输电线路布置的发展趋势。电缆隧道具有节省占地和空间,电缆布置紧凑的优点,一条隧道可布置不同电压等级的多条线路。根据不完全统计,国内每年新增110kV以上电缆线路大约1500公里,总投资超过150亿元。但是,在具有优点的同时,也具有一条线路发生火情,殃及隧道内其他所有电缆的缺点,并且不便于实施灭火。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和安全,产生重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因此,在电缆发生火情后,利用灭火装置以最快速度对其进行灭火,将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成为电缆隧道考虑的重要问题。由于受到国内目前消防科技含量较低、理念不够先进的客观条件限制,电力部门多年来普遍采用人力巡检、防火涂料及防火封堵等措施来控制其消防隐患。该方法存在人力不能实时监控、监控设备受到隧道内环境制约而不能正常使用,防火涂料和防火封堵仅仅能够实现局部防火而不能实现真正的灭火。因此迫切需要研究并开发出一套真正在无人值守条件下能够及时的、准确的完善的自动灭火的电缆隧道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防护全面、可大大降低防护成本的具有自动灭火功能的电缆隧道传输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自动灭火功能的电缆隧道传输系统,包括对称设于电缆隧道两侧的电缆桥架、位于电缆桥架上的电缆以及位于设于电缆桥架上的、带启动组件的自动灭火装置;所述自动灭火装置包括在电缆接头点两侧设置的灭火群和设置于接头间处、阻火门处以及电缆隧道进站口处的灭火屏障。
所述灭火群为在电缆接头点两侧对称设置的n(n>2)组相同的灭火装置,每组灭火装置由两个通过热敏线相连接的灭火设备组成,位于电缆接头点同一侧的相邻的两个灭火设备之间的间距为2-5m,电缆接头点与距离其最近的灭火设备之间的距离为20-50cm。
所述灭火屏障为对称设于电缆隧道两侧、位于各电缆桥架上的灭火设备。
接头间处的灭火屏障的设置方式为:在接头间两端与电缆隧道的结合点处沿隧道延伸方向间隔1-2m处各设置一道灭火屏障。
阻火门处的灭火装置的设置方式为:在距离各阻火门两侧1m处各设置一道灭火屏障,在每两道阻火门之间的中间位置设置一道灭火屏障。
电缆隧道进站口处灭火装置设置方式为:以电缆隧道进站口为起点,沿电缆隧道的延伸方向,每隔一段预定间隔设置一道灭火屏障。
所述预定间隔为5m。
所述灭火设备为FZXA0.5/MCX型灭火器。
所述灭火设备的启动组件为Z型分布。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取得的技术进步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防护全面,在传输电力信号的同时还可以起到自动防火的作用,且防火装置的设置方式合理,重点区域重点保护,既可保证电缆隧道的重点位置的安全性又可以大大减少所用灭火设备,进而大幅缩减防火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将防火设备启动组件原有的U型分布改为Z型分布,可减少重复感应区域而增加感应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灭火群的设置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灭火屏障的设置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电缆隧道进站口处灭火屏障设置图;
其中,1、电缆隧道进站口,2、电缆桥架,3、灭火设备,4、电缆隧道,5、接头间,6、电缆接头点,7、阻火门,8、热敏线。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至图4所示可知,具有自动灭火功能的电缆隧道传输系统,包括对称设于电缆隧道4两侧的电缆桥架2、位于电缆桥架2上的电缆以及位于设于电缆桥架2上的、带启动组件的自动灭火装置;所述自动灭火装置包括在电缆接头点6两侧设置的灭火群和设置于接头间5处、阻火门7处以及电缆隧道进站口1处的灭火屏障。
所述灭火群为在电缆接头点6两侧对称设置的三组相同的灭火装置,每组灭火装置由两个通过其本身的启动组件与热敏线8相连接的灭火设备3组成,电缆接头点6与距离其最近的灭火设备3之间的距离为20-50cm,优选为30cm;位于电缆接头点6同一侧的相邻的两个灭火设备3之间的间距为2-5m,优选的,第一个灭火设备3与第二个灭火设备3的间距为2m,第二个灭火设备3与第三个灭火设备3的间距为3m。图2所示为灭火群的布置图。图2为从电缆隧道4顶部向下俯视时得到的灭火群的布置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河北省电力公司;邢台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河北省电力公司;邢台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798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分段控制的加热器
- 下一篇:一种野外救灾用的软式小型中心供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