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轻型汽车转向节角度测量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379633.9 | 申请日: | 2013-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97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 发明(设计)人: | 黄永清;夏德崔;孙小卫;王伊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维克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B5/24 | 分类号: | G01B5/2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550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轻型 汽车 转向 角度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装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转向节角度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转向节俗称羊角,是汽车转向桥上的主要零件之一,是车轮和方向盘之间的联系纽带,汽车在行驶状态下受到多变的冲击载荷,而转向节的功用是承受汽车前部载荷,支承并带动前轮转向。转向节与前梁组装后构成铰链装置,利用该铰链装置使车轮可以偏转一定角度,从而实现汽车的转向行驶,车轮通过两个轴承与转向节配合,使他们连接在一起。转向节锥孔与转向节臂配合,转向节转向臂支承孔与转向节臂连接轴上均开设有键槽,通过凸块配合,二者实现连接,由于汽车的转向最终是通过转向节和转向节臂的转动来实现,转向角有严格的规定,这就要求转向节转向臂支承孔上开设的键槽的延伸面,转向节臂中孔的径向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与转向角保持一致,否则转向节与转向节臂的连接处会形成较大的剪切力,容易造成转向节臂的断裂,造成安全事故。转向节转向臂支承孔键槽的加工必须保证较高精度,虽然现有的加工设备均采用了高精度的数控加工中心,但是设备的运行均存在误差和出错的可能,为了保证汽车转向系统中重要部件的精度和质量,有必要对加工好的转向节进行相应的检测,特别是键槽与中孔延伸面的夹角是否与转向角保持一致,是检测项目中的重要项目。
由于转向节自身的形状比较复杂,在检测时十分困难,转向节的外轴颈和内轴颈有平面度的要求,二者间的斜面有锥度要求,而主销孔与轴又不是垂直相连,但在检测时只能以主销孔为基准,否则底面不平,还有,转向臂支承孔内壁有键槽,键槽有加工角度的要求,但底面不平又导致角度检测存在困难,只能同时大型通用检测设备价格昂贵,操作复杂,整个检测过程繁琐,效率不高,多数厂家在进行检测时都是采用简易工装,检测精度低,这导致检测效果大打折扣,因此需要一种检测精度相对较高、操作简便、价格较低的转向节键槽角度测量装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型汽车转向节角度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轻型汽车转向节角度测量装置,包括底板、主销孔定位轴、转向臂支承孔键槽延伸板、转向臂支承孔键槽角度测量板、主轴颈缩角度检测板;
主销孔定位轴为直径与转向节主销孔孔径相配合的圆柱构件,其固定连接在底板上;
所述转向臂支承孔键槽延伸板为一方形块件,其宽度和厚度与转向节上转向臂支承孔上开设的键槽一致,长度延伸至底板表面;
转向臂支承孔键槽角度测量板,为一梯形构件,其与底板贴合的下底边和梯形的腰之间的夹角为预先设定角度;
主轴颈缩角度检测板为一多边形构件,顶边与底边平行,顶边左右两侧边与顶边的夹角分别预设为主轴颈缩加工角度的上限值和下限值;
将转向节的主销孔套在主销孔定位轴上,底面支撑在底板上,将转向臂支承孔键槽延伸板插入键槽中,并转动转向臂支承孔键槽角度测量板,使其梯形的腰与转向臂支承孔键槽延伸板贴合,检测其是否有间隙,从而判断键槽加工的角度是否符合要求;之后将主轴颈缩角度检测板旋转,分别使其左右侧边与主轴颈缩面贴合,同样检测是否有间隙,其角度是否处于上、下限范围内。
为方便检测,主轴颈缩角度检测板的底边中部设置有旋转连接轴,并与底板贴合后连接,绕该旋转连接轴转动,分别检测转向节主轴颈缩角度是否在预设的上限和下限范围内。
为方便检测,转向臂支承孔键槽角度测量板的下底边与底板活动连接,常态下处于前后向放置,检测时将其旋转至左右向放置,使梯形的腰与转向臂支承孔键槽延伸板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测量装置克服了转向节由于自身的形状比较复杂而导致检测十分困难的问题,以及大型通用检测设备价格昂贵,操作复杂,效率不高等不足,具有检测精度高,检测效果好,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价格较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转向节角度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转向节角度测量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转向节角度测量装置的俯视图。
底板1、主销孔定位轴2、转向臂支承孔键槽角度测量板3、主轴颈缩角度检测板4。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维克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云南维克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796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体食品用加热灭菌装置和其方法
 - 下一篇:照明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