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具式钢管混凝土支撑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78344.7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78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魏建华;刘全林;宋伟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强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2 | 分类号: | E02D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具 钢管 混凝土 支撑 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基坑支护内支撑用的钢支撑构件。
背景技术
在基坑支护结构中,内支撑支护结构常用钢支撑结构,现有的钢支撑构件一般为型钢构件,型钢构件如果要增加强度,必须增加型钢尺寸,增加尺寸必然导致成本增加。在不增加型钢尺寸的前提下,需要设计一种工具式的钢构件,该钢构件,应该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具有很好的刚度和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工具式钢管混凝土支撑构件,该构件具有很大的通用性,方便组合形成支撑、对撑、角撑、立柱等构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工具式钢管混凝土支撑构件,包括一截面为矩形的钢管,钢管内填充有混凝土,管壁上设置有翼缘板,翼缘板上设置有螺栓孔。
所述钢管截面为正方形。
所述翼缘板为钢板,钢板焊接在矩形钢管的左右侧壁上并对称的向上下侧壁伸出。
焊接在矩形钢管左右侧壁的钢板为一整块钢板。
焊接在矩形钢管左右侧壁的钢板为中间断开。
所述翼缘板为由四根角钢组成,角钢的底边对称的焊接在矩形钢管的上下侧壁上。
钢管上的翼缘板与钢管本身为一体成型结构。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工具式钢支撑构件,可以作为支撑、对撑、角撑、立柱等构件,具有传力直接、受力均匀、连接可靠、安装与拆除方便、可回收循环使用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的工具式钢支撑构件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的工具式钢支撑构件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所述的工具式钢支撑构件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参看图1,一种工具式钢管混凝土支撑构件,包括一截面矩形的钢管1,钢管内填充有混凝土,钢管上设置有翼缘板2,翼缘板2上设置有螺栓孔,钢管1优选的为热轧型钢,材质为Q235或Q345号钢;在断面方向上钢管为长方形或正方形。
填充混凝土后,钢管1在各个方向上都具有抗弯能力强、节约成本等优点。
填充混凝土的钢管为了便于安装使用,在钢管1上设置有翼缘板2,翼缘板2上设置有螺栓孔。
长度方向上翼缘板2上分布个螺栓孔,孔径10mm—30mm;螺栓穿过该孔与其它部件连接。除长度方向上连接外,当构件具有交叉时,相互交叉的构件,在交叉位置上通过连接孔螺栓连接。构件除了交叉,还有叠加、重合、多排加固、与混凝土桩叠合,与其它构件需要连接时均可以利用该连接孔进行螺栓连接。
所述翼缘板为钢板,再次参看图1,钢管的截面上,左右两侧的上方和下方焊接有四处钢板,且钢板对称的向钢管的上下侧壁伸出,在伸出的部位上设置有螺栓孔。
实施例2,参看图2,钢管的截面上,左右两侧焊接有两处钢板,且钢板对称的向钢管的上下侧壁侧伸出,形成翼缘板2,在伸出的部位上设置有螺栓孔。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参看图3,钢管1的截面上,上下两侧的左边和右边焊接有四处角钢,角钢的一侧边与钢管焊接,另一侧边形成翼缘板2,在形成的翼缘板部位上设置有螺栓孔。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4,钢管上的翼缘板与钢管本身为一体成型结构,其余同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工具式钢支撑构件,可以作为支撑、对撑、角撑、立柱等构件,具有传力直接、受力均匀、连接可靠、安装与拆除方便、可回收循环使用等优点。具体优点如下:
钢管混凝土结构是混凝土与钢材的最佳组合方式,两种材料取长补短,充分发挥了混凝土抗压性能和钢材的抗拉性能,达到优化组合的作用效果。
1、承载力高、延性好,抗震性能优越。
同样截面的钢管混凝土结构比钢筋混凝土结构承载力高50%,强度明显提高。钢管混凝土构件中,其中混凝土是处于轴心受压状态的,而钢管对其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作用使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压状态,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同时钢管内部的混凝土又可以有效地防止钢管发生局部屈曲。两者共同作用,大大地提高了承载能力。
2、施工方便,缩短工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强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新强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783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