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施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76820.1 | 申请日: | 2013-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19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魏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福林 |
主分类号: | A01C15/02 | 分类号: | A01C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7400 河北省承***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施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机具,尤其涉及施肥器。
背景技术
机械化播种、施肥推进了高效农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但现有机械化施肥机械不适合在零散地块、陡坡地、边角地块等特殊地形施肥作业,并且还存在着施肥外漏,不但造成了浪费,降低了肥效,同时还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施肥机具,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弊端。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这种便携式施肥机具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装设一可前后滑移的漏肥器,漏肥器进料口处连接一料斗,对应漏肥器的机架前端固连一出料管,出料管下部固连有覆土板,出料管底端固连犁头,漏肥器一端通过拉簧与机架固连,另一端通过拉线与设置在机架后部的拉线扳手固连。
所述漏肥器外形为一长方体形结构,长方体形漏肥器上开设一通孔,所述通孔为竖直孔或斜置孔。
在通向漏肥孔的漏肥器本体上装设一可伸缩的柱塞。
所述机架为弓形。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由于采取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施肥器,在施肥作业中通过握动把手处的拉线扳手即可实现将漏肥器通孔内储存的化肥漏入机架前端的出料管内,并随后落入犁头犁出的沟槽内,与现有各种大中小型施肥器具比较,使用灵活,适合于各种稀植或密植农作物以及果树的施肥作业,施肥作业中肥料不易外漏,施肥量可调控,不浪费化肥,省时省力,一人操作日可施肥5~6亩,并可通过出料管下部的覆土板实现施肥后的自然覆土掩盖,大大降低了肥料浪费,降低了环境污染,本实用新型尤其适合各种大小地块以及零散地块、陡坡地、边角地块等特殊地块的农作物施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漏肥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 的剖视图。
图4为斜置漏肥孔漏肥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如图1~图3所示,这种便携式施肥机具的弓形机架4的前部装设一可前后滑移的漏肥器7,位于漏肥器7上部的进料口6处通过软管连接一化肥料斗5,漏肥器7外形为长方体形结构,长方体形漏肥器7上开设一竖直通孔13,机架4的前端通过焊接固连一出料管12,出料管12的前下部焊接一覆土板10,出料管12的底后端通过焊接固连犁头11,漏肥器7上的通孔13即漏肥孔的孔径分别与进料口6的孔径和出料管12的内径相匹配,最好使该通孔13的孔径稍小于出料管12的内径,为使施肥量可调控,在通向漏肥孔13的漏肥器本体7上装设一可伸缩的柱塞14,通过柱塞14伸入通孔13内的长度实现调控漏入通孔13内的化肥量,漏肥器7的一端通过拉簧8与机架4前部设置的拉簧支架9固连,漏肥器7的另一端通过钢丝拉线1与设置在机架4后部的拉线扳手2固连。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为:施肥作业中在作物根部附近犁出沟槽的同时,握动把手3处的拉线扳手2,漏肥器7向后滑移,向后滑移的同时,漏肥器通孔13内储存的化肥即可漏入机架4前端的出料管12内,并随之落入犁头11犁出的沟槽内,覆土板10随后将施肥后的沟槽自然覆土掩盖;松开拉线扳手2后,漏肥器7在拉簧8的作用下向前滑移,料斗5内的化肥随之又漏入漏肥器通孔13内。本实施例尤其适于玉米等稀植农作物的施肥,使柱塞14左右移动即可调控漏入通孔13内的化肥的量。
实施例2: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是漏肥器7上的通孔15为斜置孔。本实施例在施肥作业中可保持拉线扳手2持续在拉紧状态,此时,化肥料斗5内的化肥经斜置的漏肥孔15、出料管12可持续漏入犁头11犁出的沟槽内。本实施例适于密植农作物或果树等作物的施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福林,未经魏福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768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老年拐杖
- 下一篇:隔爆电机出线座筒自动气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