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降压低温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76371.0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62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商海智;谢颖;谢旭;谢宝院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宝院 |
主分类号: | F17C1/12 | 分类号: | F17C1/12;F17C13/00 |
代理公司: | 济宁宏科利信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17 | 代理人: | 樊庆年 |
地址: | 272000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降压 低温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温容器,尤其涉及自动降压低温容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低温容器多采用双层壳体的结构,以方便在两层壳体之间的夹层中冲入作为制冷剂使用的液体氮类低温液体,为了保持制冷剂的温度,需要在低温容器的内壳体的外面再加设保温层,比如一般需要加装硬质的聚氨酯泡沫层或珠光砂保护层。低温液体储罐是一种专门储存和供应低温液化气体的夹套式真空绝热压力容器,广泛应用在工业生产,医院和日常生活中。但由于低温液体具有较低的沸点、较大的膨胀性、较强的吸湿性、强氧化和易爆炸等危险特性,由于我国低温设备起步较晚,加上对低温设备操作人员培训较少,操作人员对低温设备的安全使用知之甚少,所以我国经常发生低温设备使用中出现伤亡事故,给我国人力物力造成很大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自动降压低温容器,其恒压装置是根据动力学和静力学设计的一种压力平衡装置,设定好工作压力,该装置即可根据低温容器罐内的压力以气液交替使用的形式实现自动调节。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降压低温容器,包括有回液管、出液口、进气口、双层壳体、进气管、返回管和螺旋管。双层壳体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降压低温容器的壳体件,整体呈圆筒状结构,双层壳体内上部为气体区,双层壳体内中下部为低温液体区,在双层壳体内一侧垂直设置有回液管,回液管的下端设置在双层壳体内下端部,回液管的上端设置在双层壳体内的上端部;在靠近回液管的一侧设置有返回管,返回管的上端设置在双层壳体内的上端部,返回管的上端设置有出液口,返回管的下端连接设置有螺旋管,螺旋管设置在双层壳体内的下端部,螺旋管的下端与进气管的下端相连接,进气管的上端设置有进气口,进气口设置在双层壳体内的上端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降压低温容器,整体结构简单,安装和操作使用方便,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降压低温容器,其恒压装置是根据动力学和静力学设计的一种压力平衡装置,设定好工作压力,该装置即可根据低温容器罐内的压力以气液交替使用的形式实现自动调节。因为气液转换后的体积比达到620:1,所以只要能够安全而有效地将气体转换成液体的形式进行运输,就可以大量地节省运输的成本,如果在运输的过程中液体自动转换成了气体,这种情况且只能做排空处理,无疑会大量地浪费了资源,而本发明所述的自动降压低温容器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降压低温容器的结构示意图。1—回液管 2—出液口 3—进气口 4—双层壳体 5—进气管 6—返回管 7—螺旋管。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照附图1,结合实施例说明如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降压低温容器,包括有回液管1、出液口2、进气口3、双层壳体4、进气管5、返回管6和螺旋管7。双层壳体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降压低温容器的壳体件,整体呈圆筒状结构,双层壳体4内上部为气体区,双层壳体4内中下部为低温液体区,在双层壳体4内一侧垂直设置有回液管1,回液管1的下端设置在双层壳体4内下端部,回液管1的上端设置在双层壳体4内的上端部;在靠近回液管1的一侧设置有返回管6,返回管6的上端设置在双层壳体4内的上端部,返回管6的上端设置有出液口2,返回管6的下端连接设置有螺旋管7,螺旋管7设置在双层壳体4内的下端部,螺旋管7的下端与进气管5的下端相连接,进气管5的上端设置有进气口3,进气口3设置在双层壳体4内的上端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降压低温容器,整体结构简单,安装和操作使用方便,稳定性好,可靠性高。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降压低温容器,其恒压装置是根据动力学和静力学设计的一种压力平衡装置,设定好工作压力,该装置即可根据低温容器罐内的压力以气液交替使用的形式实现自动调节。因为气液转换后的体积比达到620:1,所以只要能够安全而有效地将气体转换成液体的形式进行运输,就可以大量地节省运输的成本,如果在运输的过程中液体自动转换成了气体,这种情况且只能做排空处理,无疑会大量地浪费了资源,而本发明所述的自动降压低温容器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宝院,未经谢宝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763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会丢失可拆卸防滴水伞套
- 下一篇:一种联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