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抽油机液压制动刹车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375870.8 | 申请日: | 2013-06-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29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 发明(设计)人: | 訾凤华;徐卫玲;牟圆圆;庞军;李新波;袁建贞;刘洪美;游君;张乐;张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訾凤华 |
| 主分类号: | F16D51/24 | 分类号: | F16D51/24;F16D65/14;F16D12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7231 山东省东营市河***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抽油机 液压 制动 刹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油机液压制动刹车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抽油机大量在使用机械拉杆式刹车,但存在安全问题,经常发生刹车不灵、刹车不牢固、刹车行程调试困难等现象。其不足之处在于:
1、刹车失效
抽油机刹车使用的是机械摩擦式制动装置。当井筒内压力、液柱等条件发生变化时,驴头悬点载荷随之发生变化,驴头具有向上或向下运动的趋势。此时,保持相对静止状态下的曲柄势能就会转化为动能而运动。能量的意外释放就会造成伤害事故的发生。
2、刹车制动设计不合理
原刹车装置在调整制动性时主要是靠调节刹车连杆的长度及刹车毂的张合度来实现的,刹车连杆的连接是由螺纹连接,由于腐蚀、风化等外在因素的影响,连杆螺纹连接部位及换向器经常处于锈死状态,使调整非常困难。另外,刹车毂的张合度是靠调节螺母调整,当螺母紧到一定程度时,弹簧失去弹性,刹车毂张合度变小,制动力大大降低。
因此,必须对原刹车制动系统进行技术改造,以提高其安全性和可操作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抽油机液压制动刹车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抽油机液压制动刹车装置,包括液刹手柄、油壶、制动主缸、制动器、高压油管、制动盘和输入轴;
油壶与制动主缸连接,液刹手柄通过连杆与制动主缸的活塞连接;
制动器包括制动轮缸、调节器、制动蹄、摩擦片、回位弹簧;制动蹄为弧形,两块制动蹄与制动器铰接,两块制动蹄的一端与制动轮缸的活塞杆连接,另一端与调节器连接,回位弹簧将制动蹄的两端连接;两块制动蹄上均装有摩擦片;
制动器安装在制动盘内;制动盘与输入轴键连接;
制动主缸通过高压油管与制动轮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将传统的机械刹车改造为液压刹车,所产生的制动力增强且稳定,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便于分解携带、安装和维护,安全性能提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抽油机液压制动刹车装置实施例的液刹手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抽油机液压制动刹车装置实施例的制动器结构示意图。
1-液刹手柄,2-油壶,3-制动主缸,4-高压油管,5-制动轮缸,6-制动蹄,7-摩擦片,8-回位弹簧,9-调节器,10-制动盘,11-输入轴,12-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抽油机液压制动刹车装置,由液刹手柄、油壶、制动主缸、制动器、高压油管、制动盘和输入轴组成。
在图1中,油壶2与制动主缸3连接,液刹手柄1通过连杆与制动主缸3的活塞连接。
在图2中,制动器由制动轮缸5、制动蹄6、摩擦片7、回位弹簧8、调节器9组成。制动器的底盘为圆形。制动蹄6为弧形,两块制动蹄与制动器的底盘铰接,两块制动蹄的一端与制动轮缸5的活塞杆连接,另一端与调节器9连接,回位弹簧8将制动蹄的两端连接。两块制动蹄上均装有摩擦片7。
制动主缸3通过高压油管4与制动轮缸5连接。
制动器安装在制动盘10内。制动盘10通过键与输入轴11连接。
安装时,将制动器用螺栓12固定在减速箱上,减速箱的输入轴11穿过制动器的中心孔伸出。制动盘依靠轴键固定在输入轴上。制动器的摩擦片与制动盘的内壁接触产生摩擦力进行制动。
工作原理:
在液刹手柄的下部装有支架,通过连杆和制动主缸的活塞相连,制动器固定在减速箱上,减速箱的输入轴穿过制动器中心孔伸出。制动盘则依靠轴键固定在输入轴上,随着输入轴转动,制动器和制动盘组合在一起,制动蹄片与制动盘之间的间隙大小通过调节器进行调整。
操作时手握动液刹手柄向前推动,下部的连杆即带动制动主缸内的活塞向后运动,将油壶内的液压油吸入制动主缸内。然后向后拉液刹手柄,下部的连杆即推动制动主缸的活塞向前运动,将缸内的液压油通过高压油管压向制动轮缸。当制动轮缸内的油压大于弹簧对制动蹄的拉力时,制动轮缸的活塞将制动蹄向两边推动,当摩擦片碰到转动盘的内壁时,摩擦片与转动盘之间开始产生摩擦力,阻止抽油机输入轴转动。手握力越大,制动力也越大;松刹车时,松开液刹手柄,制动主缸内的油压消失,由于回位弹簧的作用,拉动制动蹄回归原位,摩擦产生的制动力消失。
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訾凤华,未经訾凤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758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