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交通用空气弹簧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75059.X | 申请日: | 2013-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4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海;王春锋;陈灿辉;程海涛;叶特;周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5/24 | 分类号: | B61F5/24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412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通用 空气 弹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振装置,特别是一种轨道交通用空气弹簧。
背景技术
空气弹簧为利用空气的可压缩性而实现减振作用的一种弹簧装置。
随着轨道交通的发展,轨道线路的条件也变得复杂,有些线路要求空气弹簧重量轻,横向位移大,横向稳定性好以及高度可调节。为了满足这些要求,目前的空气弹簧一般有两种结构:一是小曲囊和层状弹簧结构,如图1所示,具有其重量轻,横向位移较大的优点,但横向稳定性很差,舒适度差,高度不可调节;二是大曲囊和辅助弹簧结构,如图2所示,其横向位移能力较大,舒适度较好,但产品结构复杂,重量较大,横向位移能力受辅助弹簧限制,系统高度太高且不能方便调节。一般情况下根据车辆的使用情况,如果安装高度较小,选择第一种;如果安装高度容许较高,横向位移更大,选择第二种结构。
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1120307075.6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轨道车辆用半主动控制式空气弹簧,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用半主动控制式空气弹簧,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对路况适应性强的轨道车辆用半主动控制式空气弹簧。该装置的空气室的下部设有电磁阀安置孔,电磁阀安置孔中设置电磁节流阀,空气室的侧壁上焊接有进气管,上连接板与电磁阀安置孔的下端焊接连接,上连接板的中央位置开有圆孔与电磁阀安置孔贯通,气囊的上边缘通过密封圈挤压在上连接板的下部,密封圈与上连接板通过铆钉连接,气囊与金属骨架硫化连接,金属骨架与橡胶主簧也通过硫化连接,下连接板通过螺栓连接在金属骨架的下端。不同点:空气弹簧的结构类型差别很大。该专利主要保护的是半主动控制式空气弹簧。申请号为201220101035.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大横向位移的空气弹簧,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横向位移的空气弹簧,包括上盖、胶囊以及橡胶堆,所述的橡胶堆包括锥形橡胶堆和平板橡胶堆,锥形橡胶堆位于平板橡胶堆的上部,并通过连接板连接,胶囊的上子口固装于上盖上,下子口固装于锥形橡胶堆上。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能够实现±150mm水平变位的要求。2.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刚度均较小、能够适应现代轨道车辆运行舒适性的要求。锥形橡胶堆和平板橡胶堆之间可以自由转动。不同点:空气弹簧的结构类型不同,该专利主要保护的是采用的是平板橡胶堆和锥形橡胶堆组合的空气弹簧。以上现有技术均有待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轨道交通用空气弹簧,其能满足重量轻、横向位移大、横向稳定性好以及高度可调节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轨道交通用空气弹簧,包括与车体安装座连接的上盖板、扣环、气囊以及与转向架连接的橡胶堆,所述气囊带有上子口和下子口,所述上盖板和扣环通过螺钉连接气囊的上子口,气囊连接橡胶堆,所述橡胶堆由橡胶和金属隔板、上端板和底座硫化在一起,所述金属隔板具有不超过45度的斜度,金属隔板的数量为不少于块,上端板的外部边缘有一圈凸台和斜面。
所述气囊的下子口密封连接上端板的凸台和斜面,上端板的斜面上部末端设置有用于防止气囊下子口脱离上端板的卡口。
橡胶堆的底座为金属件,底座中间设有不少于三块支撑筋板,底座上表面中心位置设计有吊装孔,吊装孔周围进行包胶;底座下表面开有两个安装定位孔。底座下表面插入用来调整高度的高度调节片。橡胶堆的底座设有安装销,所述轨道交通用空气弹簧通过安装销插入转向架的安装孔。
所述气囊是大曲囊气囊、小曲囊气囊或腰带式气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产品重量轻,结构强度可靠;产品高度可调,可以适应大小不同的高度要求;产品的横向位移能力大,而且稳定性强,不会出现横向失稳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小曲囊和层状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大曲囊和辅助弹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沿图3中A-A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上盖板;2、扣环;3、气囊;4、橡胶堆;4a、吊装孔;4b、金属隔板;4c、安装定位孔;4d、高度调节片;4e、安装销;4f、支撑筋板;4g、上端板;4h、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750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拖车
- 下一篇:铁路运输滑动侧墙棚车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