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浴室取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75011.9 | 申请日: | 2013-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1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凯;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D13/04 | 分类号: | F24D13/04;F24H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张立荣;裴咏萍 |
地址: | 21001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浴室 取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浴室用取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家庭洗浴用浴室取暖器最常见的为浴霸,暖风机等。浴霸按照其发热原理可以分为灯暖系列浴霸,风暖系列浴霸,灯风暖系列浴霸等几种,按其安装方式,一般有壁挂式、吸顶式。暖风机常见的有固定式的暖风机和便携可移动式的暖风机。
虽然浴霸和暖风机在冬季洗浴时,能够保证家用浴室的洗浴温度,但是也存在相应的问题。问题如下:1、灯暖系列的浴霸,辐射和光污染等问题严重,较强的红外线很容易对人体的皮肤和眼睛造成伤害,经常长时间的使用浴霸增加浴室取暖温度,也可能会导致人们出现头晕目眩、精神涣散等不良症状。其风暖系列的浴霸,由于安装固定,如果在洗浴时使用,尤其是人的身上在淋水后,吹出的风将会使洗浴的人瑟瑟发抖。2、暖风机,固定的暖风机类似浴霸的风暖系列,人在洗澡的时候全身沾满了水,而热风吹在身上的时候会加速水的蒸发而带走身上的热量,再热的风吹到人身上都会感觉是凉的。移动的暖风机,虽然灵活性较高,但在洗浴的时候,难免会因为一时疏忽暖风方向对着人洗浴的位置方向,从而导致在洗浴过程中因为感觉凉意而不得不去改变暖风机的位置,导致不必要的麻烦,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避免风直接吹向人体的取暖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浴室取暖装置,包括主体外壳、暖风产生装置、暖风出气管;暖风产生装置设于主体外壳内;主体外壳一侧设有进风口,另一侧与暖风出气管一端相连通;暖风出气管另一端密封;暖风出气管上端设有若干出气孔,下端设有若干液体水导出口。
上述暖风产生装置包括送风风轮、PTC陶瓷加热元件组和小型电机;送风风轮与小型电机相连,且设于进风口与PTC陶瓷加热元件组之间。
其中暖风出气管与主体外壳的连接处设有连接处液体水导出口。主体外壳与暖风出气管的连接处向内延伸设有金属片。主体外壳上端面设有装置把手,侧面设有外安装螺口。主体外壳上端面设有操控面板;操控面板与暖风产生装置相连。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利用设置在暖风出气管上端的出气孔向墙壁倾斜送吹热风,通过气暖浴室墙壁,使整个浴室冷热空气持续对流,避免了风直接吹在湿淋淋的洗浴者身上而带来的凉冷不适感。同时利用主体外壳与暖风出气管连接处设置的金属片,防止产生的液体水不会流入主体外壳区,保证了暖风产生装置的运行安全。本实用新型浴室取暖装置安装、拆卸方便,能有效提升浴室温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浴室取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浴室取暖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送风风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1为图3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3-2为图3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PTC陶瓷加热元件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主体外壳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1为图5中C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1中主体外壳上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风口,2-送风风轮,3-PTC陶瓷加热元件组,4-暖风区,5-主体外壳连接处,6-暖风出气管,7-出气孔,8-液体水导出口,9-连接处液体水导出口,10-装置把手,11-操控面板,12-电源,13-外安装螺口,14-小型电机,15-主体外壳,16-金属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结合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浴室取暖装置包括主体外壳15、送风风轮2、PTC陶瓷加热元件组3、电源12、小型电机14、装置把手10、暖风出气管6。主体外壳15左端设有进风口1,右端与暖风出气管6左端相连通。暖风出气管6右端密封,且上端面间隔分布若干出气孔,下端面设有若干液体水导出口。送风风轮2、PTC陶瓷加热元件组3和小型电机14设于主体外壳15内,形成暖风区4。送风风轮2设于进风口1与PTC陶瓷加热元件组3(如图4所示)之间,通过PTC陶瓷加热元件组3对送风风轮2吹入的空气瞬间加热以热风送入暖风出气管6内。电源12对装置整体供电,操控面板11分别控制电源12的开关、小型电机14的运转和PTC陶瓷加热元件组3的工作。装置主体内部的壁面均采用隔热材料,以便装置内部产生的热量不会通过装置主体外壳15向外传递,也不会因装置主体太热而对装置自身带来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750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烟有机物净化方法
- 下一篇:丝板式高频纳米离子除异味油烟净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