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方管排式太阳能集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74370.2 | 申请日: | 2013-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34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雷毅;杨超;刘更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F24J2/26 | 分类号: | F24J2/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8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管排式 太阳能 集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热器,特别涉及一种方管排式太阳能集热器。
背景技术:
集热器是太阳能加热系统中最主要的部分,它负责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介质的热能。市场上最常见的是热管式真空太阳能集热器,其热管采用圆形管,吸热板采用平板型或者波形,热管与吸热板之间为线接触,换热面积小,传热效果不佳,同时为提高热管与换热管之间热传导效率,通过增加换热面积,热管冷凝段设计比蒸发端粗,此设计加工和装配复杂,因此在不增加冷凝端直径,可采取增加热管冷凝端长度来增加换热面积。当直接增加冷凝端长度时必然会导致换热管直径增加,体积大,集热器笨重,成本增加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方管排式太阳能集热器,其增加了热管与吸热板之间换热面积,以及热管与换热管之间的换热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其技术方案是:包括透明盖板、吸热板、热管、壳体、保温层a、换热管、保温层b和连接件;所述的透明盖板安装在壳体上,吸热板置于壳体内,吸热板与壳体之间设置保温层a,热管置于吸热板与保温层a之间,热管冷凝端通过连接件与换热管连接,换热管外围设置有保温层b。
优选的是:所述的热管为方形管,冷凝端为波状,增加冷凝端与换热管换热面积。
优选的是:所述的吸热板为锯齿形,齿角为90°,吸热板与热管的双面接触,增加吸热板与热管换热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加工装配方便,集热效果好。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附图1的A-A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附图1的B-B截面结构示意图;
上图中:1-透明盖板,2-吸热板,3-热管,4-壳体,5-保温层a,6-换热管,7-保温层b,8-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包括透明盖板(1)、吸热板(2)、热管(3)、壳体(4)、保温层a(5)、换热管(6)、保温层b(7)和连接件(8);所述的透明盖板(1)安装在壳体(4)上,吸热板(2)置于壳体(4)内,吸 热板(2)与壳体(4)之间设置保温层a(5),热管(3)置于吸热板(2)与保温层a(5)之间,热管(3)冷凝端通过连接件(8)与换热管(6)连接,换热管(6)外围设置有保温层b(7)。所述的热管(3)为方形管,冷凝端为波状,增加冷凝端与换热管换热面积。所述的吸热板(2)为锯齿形,齿角为90°,吸热板(2)与热管(3)的双面接触,增加吸热板(2)与热管(3)换热面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加工装配方便,集热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743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离合器多功能通止规
- 下一篇:空气源热水器恒温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