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竖炉布袋除尘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373897.3 | 申请日: | 2013-06-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05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 发明(设计)人: | 陈生根;陈劲力;袁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46/06 | 分类号: | B01D46/06;B01D46/04 |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周宗如 |
| 地址: | 243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布袋除尘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除尘器,尤其涉及用于竖炉球团矿生产的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在竖炉球团矿生产中,产生大量温度较高的含尘烟气,需要进行治理,改善环境。当前广泛应用电除尘器,含尘烟气通过电除尘器主体的烟道时,使其烟气中的粉尘带正电荷,烟气进入电除尘器内多层阴极板,带正电荷烟尘与阴极板的相互吸附作用,使烟气中的粉尘吸附在阴极板上,定时击打阴极板,聚集在阴极板上的粉尘在自重和振动的双重作用下跌落在电除尘器结构下方的灰斗中,从而清除粉尘。存在的缺陷是:电除尘器运行初期,除尘效果基本能达到要求,但随着运行时间的延续,电除尘器内部组件变形、积灰、电场变化,除尘效率不断下降,烟尘排放超标;电除尘器的运行综合费用高,电除尘器在运行一个周期后,内部结构变形、损坏比较严重,为保证其正常运行,需经常对电除尘器进行维修,投入人力、物力的费用高,检修停产带来的损失大;另外除尘器壳体腐蚀严重,导致钢板脱焊造成卸灰阀卡阻,灰斗因壳体密封性差经常发生堵料等问题,处理时造成现场扬尘大,还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竖炉布袋除尘器,用于竖炉球团矿生产的除尘,能有效地解决电除尘器除尘效率波动、运行综合费用高以及扬尘大的问题。
竖炉布袋除尘器,包括喷吹装置、箱体、提升阀、灰斗、放灰装置、清灰控制器、进气口和排气口,其特点是,所述喷吹装置和清灰控制器设置在箱体的顶部;箱体内横向设置均布有通风孔的花板,将箱体分为两部分,上部为净气室,下部为滤袋室,滤袋室与进气口连通,净气室与排气口连通,滤袋室内纵向排布有数目与通风孔相应的滤袋,滤袋上端部连接在通风孔处,箱体下端连接灰斗和放灰装置;提升阀安装在净气室外部,下端连接盖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喷吹装置设置在箱体的顶部,由储气罐和喷吹管组成,喷吹管一端由快速接头、弯管与储气罐相连,封口端固定在支撑架上,喷吹管上设的喷吹支管安装在箱体上,管口水平位于袋口上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提升阀安装在净气室外部,下端的盖板设置在风口上方,喷吹前提升阀带动盖板关闭风口,切断气流;喷吹装置工作后 盖板打开,气流通过滤袋室进行过滤除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放灰装置由储灰罐、卸灰阀和双搅笼加湿器构成,储灰罐集中储存灰斗内积灰,下部安装卸灰阀,卸灰阀下部安装双搅笼加湿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除尘器的滤袋采用圆形滤袋,悬挂在花板上;每条滤袋内有一袋笼,用于支撑滤袋和防止滤袋变形。
工作时含尘烟气由进气口进入灰斗,随着气流速度减缓,部分粉尘落入灰斗,其余大部分粉尘随气流上升进入各滤袋室,经滤袋过滤后,粉尘被滞留在滤袋的外侧,净化后的气体穿过滤袋由滤袋内部经通风孔进入净气室,再经排气口排出。
清灰控制器发出清灰指令,首先将工作室盖板关闭,切断过滤气流;然后,清灰控制器向脉冲电磁阀发出信号,随着脉冲阀把压缩空气送入净气室,滤袋迅速鼓胀,并产生强烈抖动,滤袋外侧的粉尘抖落,清灰完毕,提升阀工作,盖板打开,恢复过滤状态;除尘器分为若干个工作室,清灰过程逐室进行,一个工作室清灰时,其余室区仍正常工作,保证了设备的连续正常运转。
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是:除尘效率高,能捕集比电阻高、电除尘难以回收的、细微而干燥的粉尘;结构简单,附属设备少,投资省;性能稳定可靠,对负荷变化适应性好,运行管理简便;放灰没有扬尘,生产现场清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竖炉布袋除尘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滤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喷吹装置,1.1储气罐,1.2喷吹管,1.3喷吹支管,1.4支撑架,2箱体,2.1净气室,2.2滤袋室,2.3花板,2.4通风孔,2.5滤袋,2.6风口,2.7袋笼,3提升阀,3.1盖板,4灰斗,5放灰装置,5.1储灰罐,5.2卸灰阀,6清灰控制器,7进气口,8排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738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