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用静态计量配比生产钒氮合金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73422.4 | 申请日: | 2013-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0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刘会军;樊东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丰源钒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5/00 | 分类号: | C22C35/00;C22C29/16;C22C1/10;B01F15/04;B01F15/02 |
代理公司: | 西安西交通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17 | 代理人: | 陈翠兰 |
地址: | 7264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静态 计量 配比 生产 合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钒氮合金的装置,特别是一种采用静态计量配比生产钒氮合金的装置。
背景技术
针对氮化钒的研制及生产过程控制及设备配套先进性方面,国内外的冶金工作者做了很多工作,尽管人们对氮化钒技术及设备配套研究,但终因生产难度大、技术含量高,使得该项技术在自动化方面应用不广泛。国内大部分生产氮化钒的厂家使用的配料还是最原始的人工计量配料,其劳动量大,造成环境污染严重,扬起的五氧化二钒对人体伤害严重。现有技术大都使用的还是螺旋动态计量称,其在称量过程中误差过大,造成产品质量误差较大。
目前国内外传统的钒氮合金生产的原料配比,大多是采用动态计量配比或是人工配比。也有利用计量秤配比,但有的利用变频器控制振筛的下料速度的方法,以提高高炉料仓给料准确度;有的在高炉用物料称重变速输送系统,在料仓的底部设置有称重传感器,在网空板内设置有变频器,其输入端与PLC相连接;也有用一种静态称重动态送料系统,利用称重传感器安装在称量仓壁上对称量仓内的物料进行称量,实现了动态送料,静态称量,结合控制系统。但精确度普遍存在不高,不密闭、且劳动强度大,无互锁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静态计量配比生产钒氮合金的装置,该装置配料自动化高,配料精度高,不污染环境,降低人料接触,能够满足钒氮合金所配的物料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采用静态计量配比生产钒氮合金的装置,包括磨粉机,磨粉机通过收尘风机与旋风收尘装置相连,旋风收尘装置通过螺旋输送机连通至粉钒料仓,所述粉钒料仓与碳粉料仓分别通过垂直螺旋输送机连通至钒计量仓和碳粉计量仓,钒计量仓和碳粉计量仓分别与一次干混机相连通,一次干混机输出口通过螺旋输送机连接至二次湿混机,二次湿混机依次连通至压球机、球丸料仓。
进一步地,所述钒计量仓和碳粉计量仓中设置有减量称,减量称压在称重传感器上,称重传感器与PLC控制系统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钒计量仓和碳粉计量仓下料口处设置有变频调速卸料机构,变频调速卸料机构与PLC控制系统相连。
本装置通过设备优化,设计了减量秤设备,完成静态称量、动态给料的计量配料,使得钒氮合金生产在配料优化方面更进一步。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特点:
1、计量设备当卸料量快达到设定重量时,卸料螺旋的转速可以设定的非常低,这样在停机的一瞬间,因为惯性冲出去的料就比高速时小很多,可以进一步提高配料的精度,降低人为操作误差。
2、静态计量采用全密封系统,五氧化二钒粉尘不外泄漏,不污染环境、降低消耗、提高回收率。
3、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配料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是静态计量电子配料工艺流程图。
图中:1、磨粉机、2、收尘风机、3、旋风收尘装置、4、螺旋输送机、5、粉钒料仓、6、碳粉料仓、7、垂直螺旋输送机、8、钒计量仓、9、碳粉计量仓、10、一次干混机、11、螺旋输送机、12、二次湿混机、13、压球机、14、球丸料仓、15、球丸再制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该采用静态计量配比生产钒氮合金的装置,包括磨粉机1,磨粉机1通过收尘风机2与旋风收尘装置3相连,旋风收尘装置3通过螺旋输送机4连通至粉钒料仓5,粉钒料仓5和碳粉料仓6分别通过垂直螺旋输送机7连通至钒计量仓8和碳粉计量仓9,钒计量仓8和碳粉计量仓9分别与一次干混机10相连通,一次干混机10输出口通过螺旋输送机11连接至二次湿混机12,二次湿混机12依次连通至压球机13、球丸料仓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丰源钒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陕西丰源钒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734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