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网关系统及基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72751.7 | 申请日: | 2013-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2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帅福利;刘志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8/12 | 分类号: | H04W28/12;H04W76/02;H04W88/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王茹;曾旻辉 |
地址: | 51066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关 系统 基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网关系统及基站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大多数设备厂商都开发出满足LTE标准的无线通信设备,TD-LTE技术在TD-SCDMA的基础上演进的4G标准,各种微型基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些微型基站特点是覆盖范围小,数量多,如大量布署在家庭、企业和热点地区的NANO-Cell、Femto Cell、Small Cell的微型基站。
在无线通信领域中,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要进行数据通信时,需要通过所覆盖的基站在与核心网来进行数据交互,其中,UE通信的数据包括信令数据和业务数据,信令数据与核心网的MME(Mobile Managenment Entity,移动管理实体)网元进行交互,业务数据与核心网的SGW(Seving GateWay)网元进行交互。
传统的基站与核心网的交互技术,基站直接与核心网进行直接的通信连接,UE的上发的数据通过上行数据形式发送至网关的路由器,然后直接路由至核心网的MME网元的设备,在核心网响应后得到下行数据,再通过路由器回传至对应的基站。
在上述基站在与核心网进行数据交互时,每个基站都需要建立与核心网之间的通信链路,例如,在进行信令数据交互时,每个基站都需要与核心网建立一条信令链路,如果一个地区分布着大量的基站,如上述的各种微型基站,则在控制面上,建立和维持数量庞大的信令链路必然会导致核心网的资源消耗过大,使得核心网侧的信令数据的通信压力骤增,严重时会造成通信拥塞,严重降低了通信效率、影响通信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影响通信质量的问题,提供一种网关系统及基站系统。
一种网关系统,包括:设有多个与基站S1接口连接的数据接口的信号接入模块,路由器,信令采集装置,信令数据汇聚装置,信令解码分析处理装置,以及业务数据转发装置;
所述路由器连接所述信号接入模块,所述信令采集装置、业务数据转发装置分别连接所述路由器,所述信令解码分析处理装置与所述信令数据汇聚装置相连接、并分别与所述信令采集装置连接;
所述信号接入模块连接基站的S1接口,所述信令采集装置连接核心网的MME网元,所述业务数据转发装置连接核心网的SGW网元。
上述网关系统,信号接入模块连接多个基站,路由器实现多个基站信令数据和业务数据的路由功能,信令采集装置采集多个基站的信令数据,信令数据汇聚装置对多个基站的信令数据进行汇聚,信令解码分析处理装置对汇聚的信令数据,进行解码分析处理后,再通过统一的信令链路与核心网进行信令数据交互,多个基站与核心网之间只有一条信令链路,从而极大地减轻了核心网侧信令数据的通信压力,避免了通信拥塞,提高了通信效率、保证了通信质量。
一种基站系统,包括多个基站以及上述的网关系统;所述基站通过S1接口与所述网关系统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网关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网关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网关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描述。
图1示出了一个实施例的网关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网关系统连接多个基站,设于基站与核心网之间,包括:设有多个与基站S1接口连接的数据接口的信号接入模块01,路由器02,信令采集装置03,信令数据汇聚装置04,信令解码分析处理装置05,以及业务数据转发装置06;
所述路由器02连接所述信号接入模块01,所述信令采集装置03、业务数据转发装置06分别连接所述路由器02,所述信令解码分析处理装置05与所述信令数据汇聚装置04相连接、并分别与所述信令采集装置03连接;
所述信号接入模块01连接基站的S1接口,所述信令采集装置03连接核心网的MME网元,所述业务数据转发装置06连接核心网的SGW网元。
在一个实施例中,网关系统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在上行链路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未经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727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