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蓄热式烧嘴介质入口导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72648.2 | 申请日: | 2013-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70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戴红;曹强;杨茂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70 | 分类号: | F23D14/70;F23D14/66;F23D14/4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伟智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11325 | 代理人: | 张岱 |
地址: | 243005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热 式烧嘴 介质 入口 导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炉窑燃烧设备装置及气体燃料蓄热式燃烧及传质、传热等高效燃烧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蓄热式烧嘴介质入口导流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目前国内工业炉窑的实际生产能力一般均大于设计生产能力,致使用于工业炉窑的蓄热式烧嘴个体庞大,入口处煤气介质流速一般稍微偏大,使燃烧介质进入烧嘴后容易发生偏流现象,由此产生了冷热介质在蓄热烧嘴腔体内分布不均,致使蓄热体边缘部分流通面积换热效率较低,而蓄热体中间部分却产生局部过热烧损现象,最终造成蓄热体流通面积减少、寿命减少,加热炉炉压偏高这一现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热式烧嘴介质入口导流装置,解决了传统蓄热式烧嘴介质偏流,致使冷热介质在蓄热烧嘴腔体内分布不均的技术难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蓄热式烧嘴介质入口导流装置,该导流装置为一安装在蓄热式烧嘴介质入口处的导热腔体。
优选地,该导热腔体内均匀设有多个导流板。
优选地,所述的导热腔体为圆柱型或方柱型腔体,多个导流板的一端边均匀连接在腔体内壁上,且导流板的另一端边相汇连接在腔体中轴线上。
优选地,所述导流板均倾斜设置。
优选地,所述导热腔体的长度为30cm-130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在蓄热烧嘴介质入口处,设置一导热腔体,给进出烧嘴的介质一个缓冲空间,降低介质流速,在导热腔体内设置导流板,强制将介质重新分配,减少介质的偏流,使介质均匀进出蓄热烧嘴腔体内的蓄热体,充分利用蓄热体,保证了蓄热体流通面积,延长蓄热体使用寿命,改善了加热炉炉压偏高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蓄热式烧嘴介质入口导流装置的安装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导流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种蓄热式烧嘴介质入口导流装置,该导流装置为一安装在蓄热式烧嘴介质入口1处的导热腔体2。为了给进出烧嘴的介质一个缓冲空间,降低介质流速。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解释说明,该导热腔体2内均匀设有多个导流板3。所述的导热腔体为圆柱型腔体,多个导流板的一端边均匀连接在腔体内壁上,且导流板的另一端边相汇连接在腔体中轴线上。在这里说明一下,所述导热腔体还可为半圆形柱体或方形柱体,所述导流板的分布可倾斜设置也可垂直设置。经过多次试验证明,所述导热腔体的柱体长度在30cm-130cm之间,做起到的作用较明显。
本实用新型在蓄热烧嘴介质入口处,设置一导热腔体,给进出烧嘴的介质一个缓冲空间,降低介质流速,介质进口处根据介质流量计算,采取入口介质导流板,强制将介质重新分配,减少介质的偏流,使介质均匀进出蓄热烧嘴腔体内的蓄热体,充分利用蓄热体,保证了蓄热体流通面积,延长蓄热体使用寿命,改善了加热炉炉压偏高现象。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726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心蓄热炉条
- 下一篇:一种生物质燃料的燃烧设备的双炉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