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木薯淀粉和干物质含量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72592.0 | 申请日: | 2013-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41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严华兵;陆柳英;谢向誉;曾文丹;张雅媛;欧昆鹏;李开绵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5/00 | 分类号: | G01N5/00;G01N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吴彦峰 |
地址: | 530007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木薯 淀粉 物质 含量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淀粉及干物质含量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木薯淀粉和干物质含量检测装置,主要用于木薯块根淀粉和干物质含量的检测。
背景技术
木薯淀粉含量检测常采用《原淀粉-淀粉含量的测定:旋光法》(GB/T 20378-2006/ISO 10520:1997),旋光法的原理为,一部分样品用稀盐酸水解,在澄清和过滤后用旋光法测定;第二部分样品用体积分数为40%的乙醇溶液萃取出可溶性糖和相对分子量低的多糖,滤液按第一部分给出的步骤操作,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测量结果的差值,乘以一个系数,得出样品的淀粉含量。此方法的主要参数包括水解的时间和温度,旋光仪的正确使用和校准。此方法包括在水浴中连续搅拌,水浴锅应该大小适当以保证快速升温和保持恒温。
木薯块根干物质含量的测定常采用烘干法,称取一定样品,切成薄片,60℃烘箱连续干燥至恒重得干重,干物质含量以储藏根干重占鲜重的百分比表示。
由此可见,现行的木薯淀粉含量和干物质含量检测方法均需在实验室条件下完成,不能达到在田间地头简易有效完成木薯淀粉和干物质含量检测要求,增加了工作量和科研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木薯淀粉和干物质含量检测装置,该装置操作简单,结果准备,适用范围广泛,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木薯淀粉和干物质含量检测装置包括检测仪、支架、第一盛装装置和第二盛装装置;所述检测仪安装在支架上;所述第一盛装装置安装在检测仪下方;所述第二盛装装置安装在支架上,位于第一盛装装置下方。
所述检测仪包括数据处理模块、称重模块、输出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仪还包括打印装置。
上述方案中,打印装置,用于打印检测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仪还包括自动控制模块。
上述方案中,自动控制模块,用于自动控制第一盛装装置的升降和自动进行称重、数据处理、输出。
进一步地,第一盛装装置为网篮;优选地,所述网篮为不锈钢网篮。
进一步地,第二盛装装置为不锈钢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盛装装置可向下移动至第二盛装装置内。
本实用新型的木薯淀粉和干物质含量检测装置的操作方法如下:
第一步:在检测地点安放检测装置,在第二盛装装置内装满液体,比如水,启动检测仪;
第二步:称量第一盛装装置在空气中的重量(空重1);
第三步:将第一盛装装置移动至第二盛装装置中称量第一盛装装置在液体中的重量(空重2);
第四步:将第一盛装装置移出第二盛装装置,再将薯块放入第一盛装装置中称量薯块在空气中的重量(物重1);
第五步:将装有薯块的第一盛装装置移动至第二盛装装置中称量薯块在液体中的重量(物重2);
第六步:利用比重原理,通过检测仪数据处理模块内置的参数和公式进行数据处理,自动计算并显示结果;如果安装有打印装置,则可以将结果打印出来。
在上述步骤中,每次称重时,只需要按下检测上的称重按钮,就可以进行称重。实际上,本实用新型可以在数据处理模块中内设好空重1、空重2的数量,在实际检测时则可以省略测空重的步骤;如果第一盛装装置因损坏或其它原因需要更换,则可以在数据处理模板中重设空重1、空重2。本方案还可以进一步改进,在检测仪内安装有自动控制模块,则薯块放入第一盛装装置中时,自动控制模块启动,控制第一盛装装置、数据处理模块、称重模块、输出模板自动工作,依顺序自动完成以上步骤,输出结果。
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装置结构简单、易操作、成本低、实用性强,准确率达95%以上,如果参数设置恰当,则准确率可达99%以上,可满足木薯品种选育种研究工作和日常检测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盛装装置示意图。
图中:1为检测仪、2为支架、3为第一盛装装置、4为第二盛装装置。
具体实施例
为了更好地理解与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725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