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制造引导轮壳体的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71993.4 | 申请日: | 2013-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66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王丹兵;刘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泉永机械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12 | 分类号: | B22C9/1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秀梅 |
地址: | 3626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制造 引导 壳体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精密铸造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引导轮壳体的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引导轮的制作通常采用潮膜砂造型的方法完成铸件加工,铸造过程首先将模型填入型砂再提型取出修型制成与引导轮壳体形状相对应的模具,现有模具的强度差,向模具内浇注钢水的过程中常常会引发钢水漏出或炸壳,导致生产的废品率高,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制造引导轮壳体的模具,包括开有浇注孔的上模、和与上模相对应的下模,所述上模与下模组成与引导轮壳体形状相对应的模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耐火压条和绑带,所述耐火压条至少设有两根、并通过绑带将耐火压条、上模、下模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耐火压条设有两根,两耐火压条对称布置于上模顶面上。
进一步的,耐火压条为钢筋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绑带为金属材料制成。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制造引导轮壳体的模具在使用时,将上模与下模组成与引导轮壳体相对应的模腔,通过绑带将 耐火压条、上模和下模固定连接,向上模的浇注孔内注入钢水完成引导轮壳体的制作,耐火压条增强了模具强度,在浇注时不容易漏钢水和炸壳,且耐火压条和绑带可重复利用,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制造引导轮壳体的模具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制造引导轮壳体的模具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图2所示,一种用于制造引导轮壳体的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2、耐火压条3和绑带4。上模1上开有浇注孔11,下模2与上模1组成与引导轮壳体形状相对应的模腔,耐火压条3为钢筋材料制成,绑带4为金属材料制成,耐火压条3设有两根,两耐火压条3对称布置于上模1顶面上,绑带4将两根耐火压条3、上模1、下模2固定连接。
参照图1、图2所示,上述用于制造引导轮壳体的模具使用时,将上模1与下模2组成与引导轮壳体相对应的模腔,通过绑带4将耐火压条3、上模1和下模2固定连接,向上模1的浇注孔11内注入钢水完成引导轮壳体的制作,耐火压条3增强了模具强度,在浇注时不容易漏钢水和炸壳,且耐火压条3和绑带4可重复利用,节约了生产成本。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 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泉永机械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泉永机械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719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