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平面环境场所的餐厨垃圾收集及发酵保存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71923.9 | 申请日: | 2013-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71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詹天际;詹东昀 | 申请(专利权)人: | 詹天际 |
主分类号: | E04F17/10 | 分类号: | E04F17/10;E03C1/12;E03C1/266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莫瑶江 |
地址: | 51066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平面 环境 场所 垃圾 收集 发酵 保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厨垃圾回收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平面环境场所的餐厨垃圾收集及发酵保存的装置。
背景技术:
餐厨垃圾主要包括餐饮服务业、家庭餐厨、食品加工以及食品流通环节产生的有机废弃物,一般是剩饭剩菜、餐厨原料下脚料、刷锅洗碗废水以及瓜皮果屑等的混合物。
餐厨垃圾的特点是含水量大、有机质含量高,含盐量高,因此极易腐败发臭、滋生病菌病毒,污染环境。
餐厨垃圾生物处理技术难以普遍推广的原因除了处理方法本身存在的技术局限性以及产物经济效益较低以外,与餐厨垃圾的产生特点有很大关系。餐厨垃圾的产生特点是产生点量多分散,每个产生点餐厨垃圾的产生数量相对较少,产生点的空间狭小。由于城市餐厨垃圾产生地场地空间的狭小导致在餐厨垃圾产生现场无法安置具有完整处理工艺流程的大型的处理设备及设施,绝大部分餐厨垃圾处理技术的实际处理流程均自餐厨垃圾运送到集中处理工厂才开始。
建设在市郊的集中处理厂(场)虽然可以以堆肥、厌氧发酵、提取油脂生产生物柴油以及生产微生物饲料等各种处理流程进行处理,但得到的原料一般是产生后12~24小以后的餐厨垃圾,由于没有适用的在餐厨垃圾产生现场进行即时收集、预处理及保存的技术,待餐厨垃圾转运到集中处理厂时已经腐烂变质。加上运输车辆与容器密闭性差,在运输过程中跑冒滴漏,产生大量渗滤液继续污染环境,使餐厨垃圾处理行业变成市民厌恶型产业,餐厨垃圾的收集转运处理过程逐步转为在夜晚进行,更增加了监管的难度。由于受到不法收集者收集的影响,导致正规餐厨垃圾处理厂的垃圾收集量不稳定甚至收不到原料,难以持续稳定运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平面环境场所的餐厨垃圾收集及发酵保存的装置,当餐厨垃圾产生后立即在产生现场进行收集,经初步处理后送入密闭发酵保存罐进行发酵处理并保存,然后将发酵液在密闭的状态下运送到集中处理工厂进行后续集中处理,实现餐厨垃圾的零污染资源化处理。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平面环境场所的餐厨垃圾收集及发酵保存的装置:包括发酵保存罐、暂存中转箱、安装在地面或一楼厨房里的洗涤盆和安装于洗涤盆下面的食物垃圾粉碎机;所述发酵保存罐包括罐体、设在顶部的盖和设在底部的设有出料阀的出料管;所述盖上设有通气阀、搅拌装置和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经由进料泵和进料吸管的一端连通,进料吸管的另一端跟暂存中转箱的底端连通;所述发酵保存罐还设有温度传感器、加热及温度控制装置、供气装置和控制器;所述搅拌装置、温度传感器、加热及温度控制装置、供气装置跟控制器连接;所述暂存中转箱顶部设置通气阀,暂存中转箱箱体高度的一半的位置设有排水管和排水阀;所述食物垃圾粉碎机设有排料管,排料管与暂存中转箱的顶端连通。
所述罐体上设有观察镜,用于观察发酵保存的餐厨垃圾料液的液面高度及发酵情况。
所述罐体内层为耐酸碱不锈钢材料,外层覆保温层。
所述平面环境场所指设于地面或一楼的餐厅、食堂、夜市等产生餐厨垃圾的场所,当在此类餐厨垃圾产生场所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处理装置时,洗涤盆与发酵保存罐的高度相差无几,粉碎后的餐厨垃圾不能依靠重力流入发酵保存罐。
所述暂存中转箱,用于储存餐厨垃圾处理机经由排料管排出的餐厨垃圾与水的混合液。
进料泵、进料管、进料吸管,用于将暂存中转箱中的餐厨垃圾混合液泵入发酵保存罐。
餐厨垃圾暂存箱上设置通气阀,防止餐厨垃圾进入或吸出时受阻;在餐厨垃圾暂存箱箱体纵向高度的一半的位置设置安装有排水管和排水阀,用于在必要的时候旁路混合液。
发酵保存罐的容积根据餐厨垃圾产生点的实际产生量设定,一般为最大日产生量(含粉碎时添加的水)的150%~20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卫生、环保,在餐厨垃圾刚刚产生时立即加水粉碎,在现场进行全密闭的收集及发酵保存,抑制了餐厨垃圾腐烂变质以及臭味的产生,防止垃圾收集转运过程中的二次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保护健康,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詹天际,未经詹天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719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