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噪音高强度变频电缆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371039.5 | 申请日: | 2013-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64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 发明(设计)人: | 申晓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申晓华 |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02;H01B7/17;H01B7/29;H01B7/2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1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噪音 强度 变频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噪音高强度变频电缆。
背景技术
目前船舶和平台上越来越多的采用了变频装置等设备以追求节能,减小设备磨损,延长设备寿命。变频设备的使用对与之配套的专用电缆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变频电缆因其特殊的使用环境及性能要求,必须考虑外界对变频电缆的影响以及变频电缆对外界的影响,同时还要考虑变频电缆的绝缘耐压、敷设空间、弯曲半径等等。现有普通电缆无法满足其需求。同时,大部分舰船变频电缆的强度较差,从而影响了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结构的低噪音高强度变频电缆,不仅具有较强抗干扰性能,可满足设备组运行过程中电磁兼容,而且强度高,噪音低,安全可靠。
为实现这一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噪音高强度变频电缆,包括三组动力线芯,所述三组动力线芯内侧构成的封闭空间内填充有半导电填芯,所述三组动力线芯外侧空隙中均布有三根接地线共同构成缆芯,所述缆芯外覆有铜箔带,所述铜箔带绞合镀锡铜丝引流线,所述铜箔带外设有编织屏蔽层,所述编织屏蔽层外设有复合护套,所述复合护套壁厚中央位置设置有两根相互平行且沿电缆纵向方向设置的高强度钢丝。
作为优选,所述编织屏蔽层由直径为0.2~0.4mm的退火铜丝或镀锡铜丝编织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动力线芯由镀锡绞合软铜导体包覆交联聚乙烯绝缘层构成。
作为优选,复合护套由纵包搭接的皱纹钢塑复合带挡潮层和黑色聚乙烯护套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复合护套内侧还设有一圈钢丝编织成网状的骨架抗压层。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耐压性能更加优越,交联聚乙烯绝缘层一般可承受高次谐波叠加引起的系统峰值电压的2~3 倍,同时交联聚乙烯具有耐热性能,可使电缆正常工作时导体的额定温度高达90℃,短路时电缆的最高温度可达250℃,使同截面的电缆其载流量更大。同时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铜带+铜丝编织结构保证了电缆良好的电磁屏蔽性能,减弱了变频电缆电磁波对外界设备和系统的干扰。所选用的3+3E 结构有效抑制了高次谐波中的奇次谐波,起到了电缆抗干扰性能,满足了设备组运行过程中电磁兼容。同时三根接地导体的平分结构可有效降低高次谐波的影响,减弱变频电机噪声,保证设备稳定运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更大程度上实现节能,提高效率。此外,在复合护套的壁厚中央设置由两根平行放置的高强度钢丝构成抗拉构件,有助于提升电缆强度,在电缆承受较大拉力时能对电缆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在护套内侧设有一圈钢丝编织成网状的骨架抗压层,进一步提升了电缆的拉压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其中:1.镀锡绞合软铜导体,2.绝缘层,3.接地线,4.铜箔带,5.编织屏蔽层,6.复合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低噪音高强度变频电缆,包括三组动力线芯,所述三组动力线芯内侧构成的封闭空间内填充有半导电填芯,所述三组动力线芯外侧空隙中均布有三根接地线3共同构成缆芯,所述缆芯外覆有铜箔带4,所述铜箔带绞合镀锡铜丝引流线,所述铜箔带外设有编织屏蔽层5,所述编织屏蔽层外设有复合护套6,所述复合护套壁厚中央位置设置有两根相互平行且沿电缆纵向方向设置的高强度钢丝。其中,所述编织屏蔽层由直径为0.2~0.4mm的退火铜丝或镀锡铜丝编织而成。所述动力线芯由镀锡绞合软铜导体1包覆交联聚乙烯绝缘层2构成。外护套由纵包搭接的皱纹钢塑复合带挡潮层和黑色聚乙烯护套组成。所述复合护套内侧还设有一圈钢丝编织成网状的骨架抗压层。
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舰船变频电缆结构所进行的改进,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举凡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的简易变化及等效变换,均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申晓华,未经申晓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710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流水线式硝酸钾回收工艺
- 下一篇:一种TB8钛合金箔材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