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流电源数字化调节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70867.7 | 申请日: | 2013-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9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胡鹤宇;邓加文;康自励;何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P9/30 | 分类号: | H02P9/30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汇智专利事务所 43108 | 代理人: | 颜昌伟 |
地址: | 411104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电源 数字化 调节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流电源调节系统,特别涉及一种直流电源数字化调节电路。
背景技术
同步电机运行稳定性一直是世界各国所普遍关注的课题,在诸多改善电动机稳定性的措施中,提高直流励磁系统的控制性能,被认为是最为有效和经济的措施,所以设计一套能使励磁同步电机安全稳定而又节能运行的励磁装置是非常重要的。直流励磁系统一般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励磁功率主电路部分,向同步电机的励磁电源装置提供可调节的直流励磁电流;第二部分是励磁调节器部分,通过测量、比较、计算等环节控制励磁功率的大小,改变同步电机的功率因数,进而改善系统的功率因数,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目前大部分同步电机的直流励磁电源装置采用的是三相全控整流桥模拟控制电路,运用电压负反馈,触发脉冲板分别对6个可控硅进行触发的控制原理。其调节电压电流是电位器模拟调节方式,经长期运行会发现缺点较多:
(1)电位器作为一种模拟器件,具有连续调节能力,但容易出现接触不良的问题,而且与数字化发展方向不吻合;
(2)模拟控制线路复杂,调节精度低,系统参数修改不方便;
(3)模拟电位器调节方式带来一系列不灵活与不方便,不利于远程计算机软件操作控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易实现智能控制的直流电源数字化调节电路。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流电源数字化调节电路,包括直流电流变送器、直流电压变送器,所述直流电流变送器、直流电压变送器的输入端与电机的励磁电源装置连接,直流电流变送器、直流电压变送器的输出端连接A/D转换器,将励磁电源装置输出的电压电流信号送到A/D转换器;所述A/D转换器连接PLC控制器,将转换后的数字信号送到PLC控制器;PLC控制器分别与工控机、D/A转换器连接,PLC控制器将数字信号送到工控机进行显示,D/A转换器与晶闸管触发控制板连接,所述晶闸管触发控制板连接电机的励磁电源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首先将待调节的电压或电流通过A/D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通过计算机设置好调节的步进值(设定值)。将该步进数值与通过A/D转换器转换而获得的数字信号比较综合得出结果,将所得结果通过D/A转换器转换为模拟信号,此模拟信号作为晶闸管触发控制板的励磁调节,来实现电源的数字化调节,这样摈弃了传统利用模拟电位器进行电压或电流的调节方法,具有可靠性高、易实现智能控制、调整简单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直流电流变送器、直流电压变送器、A/D转换器、PLC控制器、工控机、D/A转换器、晶闸管触发控制板,所述直流电流变送器、直流电压变送器的输入端与电机的励磁电源装置连接,直流电流变送器、直流电压变送器的输出端连接A/D转换器,将励磁电源装置输出的电压电流信号送到A/D转换器;所述A/D转换器连接PLC控制器,将转换后的数字信号送到PLC控制器; PLC控制器分别与工控机、D/A转换器连接, D/A转换器与晶闸管触发控制板连接,所述晶闸管触发控制板连接电机的励磁电源装置。
工控机通过RS485端口传送与接收调节信号,设定参数,包括显示传送励磁电压和电流,过压和过流保护值,欠流保护值等,通过窗口和移动条来实现调节电压和电流的步进值。下位机PLC与上位机RS485端口实现数据通信。工作原理如下:电压电流变送器将励磁电源输出电压电流变送为4-20mA的模拟信号送到A/D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数字信号通过PLC控制器上传到工控机显示励磁电压电流,同时通过PLC将其数字信号与工控机设定的值相比较综合判断,再将所得结果通过D/A转换器转换出0-10V的模拟信号,此模拟信号作为励磁触发控制板的励磁调节,实现反馈比较综合的数字化调节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工程学院,未经湖南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708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荧光层的U盘
- 下一篇:钢带连续热镀锌与镀锌镁合金的联合机组及其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