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需动力的冰刺激治疗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70655.9 | 申请日: | 2013-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47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永;王自闯;王娟;周云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小永 |
主分类号: | A61F7/12 | 分类号: | A61F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2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需 动力 刺激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需动力的冰刺激治疗器,即一种针对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无需动力的冰刺激治疗器,属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每年200万新发脑卒中患者中,29%~60%因假性球麻痹导致吞咽障碍。假性球麻痹即由双侧皮质脑干束损害产生的假性延髓性麻痹,临床表现为舌、软腭、咽喉、颜面和咀嚼肌的中枢性瘫痪,轻者影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重者可直接导致误吸引起肺部感染,或因摄入不足导致严重营养不良,甚至死亡。在临床实践中,实施内科常规治疗,吞咽功能恢复效果不理想,多数患者遗留吞咽障碍。目前,多采用针刺或冰刺激或二者结合的康复疗法,冰刺激和针刺疗法均有显著作用,尤其冰刺激疗效为好。针刺疗法操作要求较为严格,易引起感染,对脑血管病患者不利。而冰刺激疗法,患者痛苦小,操作简便,依从性好,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便于临床推广。然而,目前临床实践所采取的冰刺激措施,均以自制冰棒或冰棉签为器具进行操作,没有规范的专用设备,这种各行其是的简陋操作方法不易控制刺激的温度、强度和频率,操作用具难以消毒,甚或有误吸的危险。中国专利CN201210146130.7(申请日:2012.5.14)公开了一种“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冰刺激治疗器”,该装置利用冰盐水循环,在冰探头处进行热交换,能提供稳定有效的冷介质,不产生融化水,容易控制冰刺激的温度、强度和频率,使用便捷,易于消毒防止感染,使冰刺激操作规范化。然而,该装置结构较为复杂,设置有动力元件,使用时需要电力支持,不甚便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需动力的冰刺激治疗器,它利用液体自身重力的机械能进行循环,以实现热交换达到治疗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无需动力的冰刺激治疗器,包括保温瓶和冰探笔,所述保温瓶包括瓶盖,瓶盖与瓶口密封连接,瓶盖上设置一个出水管和一个进气管,瓶内装有冰盐水;所述冰探笔包括冰探头和笔杆,笔杆的首端连接冰探头,冰探头为封闭空腔,笔杆为中空状,内设有两根管,该两根管的一端伸入冰探头的封闭空腔,该两根管的另一端由笔杆的尾端引出,引出后一根经隔热软管与保温瓶瓶盖上的出水管连接,另一根接入回收容器,所述隔热软管上设置一个流速调节阀。
本案的无需动力的冰刺激治疗器的使用过程是,在保温瓶内注入适量冰盐水,扣紧瓶盖,连接好各管道,流速调节阀处于关闭状态,冰探笔的出水管接入回收容器,然后将保温瓶倒置并置于适当高度,打开流速调节阀,稍等片刻冰探笔即可开始工作,回收的冰盐水可再冷冻循环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不需要动力装置和能源,利用液体自身重力的机械能进行循环和热交换,以达到治疗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目的,结构简单,使用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冰探笔的剖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无需动力的冰刺激治疗器,包括保温瓶5和冰探笔,所述保温瓶5包括瓶盖,瓶盖与瓶口密封连接,瓶盖上设置一个出水管8和一个进气管9,瓶内装有冰盐水6,进气管9的管口高于液面放空,所述冰探笔包括冰探头1和笔杆2,笔杆2的首端连接冰探头1,冰探头1为封闭空腔,冰探头1用良导热材料制作,笔杆2为中空状,内设有两根管(3、4),该两根管的一端伸入冰探头1的封闭空腔,该两根管的另一端由笔杆2的尾端引出,引出后一根3经隔热软管与保温瓶瓶盖上的出水管8连接,另一根4连接回流管10接入回收容器,所述隔热软管上设置一个流速调节阀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小永,未经陈小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706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内科护理床
- 下一篇:一种一体式半导体制冷电子冰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