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模制粒机喂料锥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70404.0 | 申请日: | 2013-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98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陈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牧羊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22 | 分类号: | B01J2/2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谢东 |
地址: | 22512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模制粒机 喂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模制粒机的零部件,尤其是涉及环模制粒机的喂料锥。
背景技术
目前,饲料及生物质行业普遍使用环模制粒机进行颗粒饲料的生产加工。物料(秸秆、木粉...)通过喂料器送入环模制粒机进料口,进入高速旋转的喂料锥,物料在重力的作用下对喂料锥的内壁的正压力产生摩擦力,喂料锥带动物料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物料紧贴喂料锥内壁,形成一定厚度的料层,由安装在前板上的喂料刮刀分配到环模压制区,在压辊的挤压作用下物料由环模孔挤出,最终由安装在门上的切刀切割成一定长度的圆柱形颗粒。喂料锥在此主要起到容纳、接收物料的作用,与喂料刮刀配合起到物料分配的作用。
为了增大摩擦力,通常在喂料锥的内壁上堆焊或者焊接一定厚度的金属板条,但是实际上,在物料容重低的条件下,如木屑、草粉,物料不能被充分带动起来,即打滑现象,导致物料出现“反喷”现象,致使物料在环模内部分布不均,降低了制粒机的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环模制粒机喂料锥,该环模制粒机喂料锥可以将物料均匀分布在环模内部,提高环模制粒机的生产效率,避免了因物料容重过低而产生的“反喷”现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环模制粒机喂料锥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环模制粒机喂料锥,包括圆柱形壳体,所述的壳体外侧设置有用于与制粒机卡合的连接快,所述的壳体内部设置有多个螺旋状的送料叶片,其旋向与壳体的旋转方向相反。
所述的多个送料叶片以壳体的轴线为轴均布在壳体内侧。
在壳体的进料端设置有与壳体连接圆环形面板。所述的送料叶片的螺旋角度为20度~55度。
所述的送料叶片的高度为20~70mm。送料叶片的高度与制粒机的额定产量有关。
所述壳体的外侧设置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物料由制粒机进料口进入,然后滑进喂料锥,物料分布于螺旋叶片之间,环模带动喂料锥旋转,使物料抛洒到环模的挤压区,而不会产生打滑现象,使得物料均匀的分布在环模内部,提高了环模制粒机的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的喂料锥特别适合容重≤0.2t/m3的物料(如木屑、草粉)可以达到良好的物料输送和分配效果;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喂料锥不需要用于分料的偏转刮刀,从而简化了环模制粒机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模制粒机喂料锥,包括圆柱形壳体1,壳体1的进料端设置有与壳体连接圆环形面板2,所述的壳体1外侧设置有用于与制粒机卡合的连接快3,所述的壳体1内侧以壳体轴线为轴均布有多个螺旋状的送料叶片4,其旋向与壳体的旋转方向相反,所述的送料叶片的螺旋角度为20度~55度,所述的送料叶片的高度为20~70mm,送料叶片的高度与制粒机的额定产量有关,所述壳体的外侧设置有把手5。
在实际使用时,物料由制粒机进料口进入,然后滑进喂料锥,物料分布于喂料锥的送料叶片之间,环模带动喂料锥旋转,使物料均匀的抛洒到环模内部的挤压区,而不会产生打滑现象,尤其适合容重≤0.2t/m3的物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牧羊有限公司,未经牧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704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