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石油管接箍同轴度测量仪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69673.5 | 申请日: | 2013-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36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军政 |
主分类号: | G01B5/252 | 分类号: | G01B5/2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油 管接箍 同轴 测量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量规,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石油管接箍同轴度测量仪。
背景技术
随着油气资源的开采,各类用于油气田用的石油管材大多通过锥度螺纹连接而成。管柱是由成千上万根油、套管连接起来的,接箍作为螺纹连接承上启下连接的重要部分,接箍两端螺纹是否同轴对整改油套管服役性能至关重要。
石油管材中的接箍两端分别具有锥螺纹,接箍两端锥螺纹在中间部位自然相接,两端锥螺纹的同轴度是接箍非常重要的参数之一,直接影响到接箍服役时连接上下管体的效率,对。但因锥螺纹在空间内呈螺旋状,一般的同轴度测量仪器及装置无法准确的测量,给接箍的同轴度的测量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石油接箍同轴度的含义是接箍两个相对螺纹圆锥轴线的重合度。目前常用的测量方法是:先将接箍旋合到一根具有螺纹的试验用心轴上,该心轴于车床的主轴或类似车床的主轴精确对中。然后,在接箍的另一端部旋入一个带螺纹的部件,该部件带有一根约304.8mm长的加长轴和一个圆盘,在心轴转动的同时带动接箍转动,接箍螺纹轴线的同心度可通过固定在紧靠接箍端面的圆盘外圆上的杠杆表来确定,该杠杆表承受径向测量力。接箍螺纹轴线的角度位移可通过加长在外圆上承受径向测量力的杠杆表测定,或通过固定在圆盘端面上的杠杆表测定。这种测量方法需要大量的辅助装置,且要接箍在离线方能完成同轴度测量,测量效率及其低下,不便于大生产快速有效的测量接箍同心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石油管接箍同轴度测量仪,能够快速、准确的测量出接箍内螺纹的同轴度值。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石油管接箍同轴度测量仪,包括壳体、固定探头、移动探头、手柄和指示表,壳体内轴向设有空腔,固定探头固设于壳体一端的下部,移动探头通过滑动机构设于壳体的空腔内,且移动探头底部伸出壳体下部,手柄与指示表分别密封设于壳体两端,指示表具有表盘、指针和与指针联动的伸缩杆,伸缩杆一端横向伸入壳体空腔内并与滑动机构压紧相抵。
所述的滑动机构包括滑动杆和滑动轴承,一对滑动轴承固设于壳体空腔内,滑动杆穿设于滑动轴承内,滑动杆一端通过弹簧与壳体空腔一端连接,另一端设有端盖,并与伸缩杆一端压紧相抵。
所述的壳体空腔上纵向还开有滑动限位孔,所述的移动探头通过螺钉纵向固定于滑动杆上,且位于滑动限位孔内。
所述的固定探头共一对,通过固定安装座套设于壳体一端。
所述的指示表通过表座固定于壳体另一端。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石油管接箍同轴度测量仪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两个固定探头与一个移动探头可在接箍内螺纹牙槽内稳定定位,以一端螺纹牙槽为基准段,测量另外一端螺纹牙槽,能更真实的反映出接箍两端螺纹同轴度的偏差。
2、壳体空腔两端分别由手柄和指示表所密封,使灰尘及杂物不易进入壳体内,避免滑动轴及滑动轴承受到污染,保证了使用精度。
3、移动探头安装在滑动轴上,并通过滑动轴承使移动探头左右移动时所受的摩擦阻力最小,能准确地将接箍两端的螺纹同轴度偏差值显示于指示表上。
4、对接箍两端螺纹的同轴度进行测量时,只需一端手握手柄,一手安装表盘,在接箍螺纹圆周内做旋转,操作简便,指示表上的指针读数易于快速判定。
5、指示表更换方便,测量精度高,误差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测量仪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的A-A向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测量仪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测量仪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石油管接箍同轴度测量仪如图1-图3所示,其主要包括壳体1、固定探头2、移动探头3、手柄4和指示表5,壳体1内轴向设有空腔6,固定探头2固设于壳体1一端的下部,移动探头3通过滑动机构设于壳体1的空腔6内,且移动探头3底部伸出壳体1下部,手柄4与指示表5分别设于壳体1两端,并将壳体1空腔6两端密封,指示表5具有表盘51、指针52和与指针52联动的伸缩杆53,伸缩杆53一端横向伸入壳体1空腔6内并与滑动机构压紧相抵。该指示表5可选用百分表,量程为0~3mm,可通过表座54设置在壳体1上,并通过螺栓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军政,未经王军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696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纤原料自动上料装置
- 下一篇:钢卷自动错边收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