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蚯蚓生物处理污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69335.1 | 申请日: | 2013-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9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梁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佳美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2 | 分类号: | C02F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蚯蚓 生物 处理 污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泥处理环保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蚯蚓生物处理污泥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污泥处理中,一般采用生化处理。生化处理净化污泥同时,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会产生大量的污泥,这些污泥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压滤填埋和焚烧是常用的处理方法,而且成本太高,而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便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蚯蚓生物处理污泥装置,效率高、运行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蚯蚓生物处理污泥装置,包括箱体和与之匹配的箱盖,箱体内部被竖直的隔板隔成消化区和沉淀区两个独立的腔体,箱盖上表面与消化区对应的位置开有进泥口,箱体下表面与沉淀区对应的位置开有出水口,箱盖下表面中部设有曝气机,箱盖下表面与沉淀区对应的位置均匀设有生物载体,还包括污泥回流泵,所述污泥回流泵设置于沉淀区内底面,并与消化区连通,箱盖上表面开有置物槽,箱体左侧面设有记录板,箱体下表面四个角上均设有支撑脚,支撑脚为伸缩套管结构,支撑脚下表面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两相对的侧面对称设有安装板。
作为优选,支撑脚与箱体可拆卸连接。
作为优选,安装板厚度为底座厚度的三分之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消化区用于对污泥进行消化。进泥口可方便的朝箱体内注入污泥。曝气机可在生物载体表面形成薄膜。污泥回流泵可将沉淀区的污泥回流回箱体。置物槽内能放置一些简单的工具。记录板能进行简单的记录。支撑脚可伸缩,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高度。安装板能方便的进行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箱盖;3、隔板;4、消化区;5、沉淀区;6、进泥口;7、出水口;8、曝气机;9、生物载体;10、污泥回流泵;11、置物槽;12、记录板;13、支撑脚;14、底座;15、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水蚯蚓生物处理污泥装置,包括箱体1和与之匹配的箱盖2,箱体1内部被竖直的隔板3隔成消化区4和沉淀区5两个独立的腔体,箱盖2上表面与消化区4对应的位置开有进泥口6,箱体1下表面与沉淀区5对应的位置开有出水口7,箱盖2下表面中部设有曝气机8,箱盖2下表面与沉淀区5对应的位置均匀设有生物载体9,还包括污泥回流泵10,所述污泥回流泵10设置于沉淀区5内底面,并与消化区4连通,箱盖2上表面开有置物槽11,箱体1左侧面设有记录板12,箱体1下表面四个角上均设有支撑脚13,支撑脚13为伸缩套管结构,支撑脚13下表面设有底座14,所述底座14两相对的侧面对称设有安装板15。作为优选,支撑脚13与箱体1可拆卸连接。作为优选,安装板15厚度为底座14厚度的三分之二。
工作时,污泥由进泥口6进入消化区4,曝气机8工作,微生物在生物载体9上形成生物膜。生物膜表面的水蚯蚓消化污泥。沉淀区5少量的污泥经过污泥回流泵10回流到消化区4,沉淀后的水由出水口7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佳美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佳美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693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从鸡蛋清中分离纯化高纯度溶菌酶的新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复合多孔烟气吸附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