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电解槽短路母线校正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368673.3 | 申请日: | 2013-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99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 发明(设计)人: | 王平;陈宁;马海龙;王军;简伟强;崔勇;宋清懿;刘文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5C3/16 | 分类号: | C25C3/16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段俊涛 |
| 地址: | 10008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槽 短路 母线 校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铝电解槽维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铝电解槽短路母线校正装置。
背景技术
铝电解生产中,电解槽达到一定的槽龄周期要进行停槽——大修——验收——通槽等一系列作业内容。对电解槽进行停槽作业时,操作人员须将电解槽短路母线与斜立柱母线短接,即拆除断电板使短路母线与斜立柱母线紧密接合,达到系列电流不流经该电解槽的目的,从而安全完成电解槽大修作业;对电解槽进行通槽作业时,操作人员须重新安装断电板,即将电解槽短路母线与斜立柱母线充分断开,此时系列电流经该电解槽斜立柱母线通过阳极、铝液、阴极及阴极母线最终流向下一台电解槽。为了避免电解槽短路口出现分流不均、短路口压降过大等问题,完成短路口接合、断开作业前需要对存在变形问题的短路母线位置进行调整,从而提高电解槽短路母线与斜立柱母线接合、断开操作质量,保证安全、顺利完成电解槽大修和启动工作。
目前,电解槽通停槽短路口作业时调整短路母线普遍使用的工具为撬棍、导链、千斤顶、枕木等。使用这些工具调整短路母线不仅费时费力及存在安全隐患,而且对于变形量较大的短路母线常常出现无法调整到位,延长了短路口作业时间。更为严重的是使用这些调整工具一旦造成短路口母线的损伤,将直接影响短路口接合面的短接质量,短路口压降、温度升高,严重时会造成短路口放炮,给整个电解系列生产带来极大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电解槽短路母线校正装置,能够准确调整存在变形的短路母线,提高短路母线与斜立柱母线接合、断开作业质量,顺利完成通停槽作业,保护电解槽短路口母线整体结构,保证电解系列安全,提高电解槽短路口作业安全系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铝电解槽短路母线校正装置,包括“Z”形的上夹板1和“Z”形的下夹板3,上夹板1的下端连接上夹板扳手2,下夹板3的上端连接下夹板扳手7,千斤顶5的顶端顶在上夹板1上端连接的顶垫固定装置6上,底端固定在下夹板3下端连接的底座固定装置4上。
所述上夹板扳手2为密实的矩形板,所述下夹板扳手7有两个,两个下夹板扳手7之间夹有一个缺口,上夹板扳手2的宽度与该缺口宽度一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装置应用于铝电解槽短路母线校正作业,缩短作业时间,提高了短路母线与斜立柱母线接合、断开作业质量。
2、该装置应用于对其它设备、设施等的调整,调整效果明显、可靠。
3、使用该装置可完全保护被调整设备,保证原有设备、设施功能完整及安全。
4、该装置可实现半自动化调整,节约人力,降低了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上夹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下夹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本发明操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以180kA铝电解槽短路母线结构为例:
如图1所示,一种铝电解槽短路母线校正装置,包括上夹板1和下夹板3,上夹板1的下端连接上夹板扳手2,下夹板3的上端连接下夹板扳手7,千斤顶5的顶端顶在上夹板1上端连接的顶垫固定装置6上,底端固定在下夹板3下端连接的底座固定装置4上。千斤顶5上带有回油阀8和压油杆9。
如图2所示,上夹板1为“Z”形,厚度δ=15mm,整体夹板宽度为80mm。顶垫固定装置6,起到固定、连接千斤顶顶垫的作用。上夹板扳手2为密实的矩形板,长度为60mm。调整母线时安装在变形短路母线侧面,操作千斤顶5时拉动短路母线,即在可控制条件下完成短路母线校正作业。
如图3所示,下夹板3同样采用钢板制作成“Z”形,厚度δ=15mm,整体夹板宽度为80mm。上夹板设有两个下夹板扳手7,宽度均为40mm,缺口宽度90,与上夹板扳手2的宽度一致。下夹板扳手7的该结构可以有效配合上夹板扳手2,这样短路母线校正作业时,可保证短路母线水平偏移,提高调整作业质量。底座固定装置4,起到固定、连接千斤顶底座的作用。与顶垫固定装置6配合,保证调整装置整体性。
千斤顶5作为整个装置的动力部分,采用3.2吨液压千斤顶,行程(0~100)mm,并通过顶垫固定装置6和底座固定装置4直接控制上、下夹板,调整母线时即可达到轻松、易控、准确的效果。
如图4所示,调整作业前,将千斤顶5调整至初始状态。调整作业时,首先将上夹板扳手2和下夹板扳手7,分别插入外侧短路母线13和内侧短路母线10的夹缝中(水平位置参考短路母线变形点)。确定调整位置后手动调整千斤顶压油杆9,直至上夹板扳手2与内侧短路母线10内侧面贴紧,下夹板扳手7与外侧短路母线13内侧面贴紧。然后根据母线变形情况(变形量)使用千斤顶杠杆15出入压油杆调整上、下夹板,调整同时观察短路母线与斜立柱母线位置(同时参考使得内侧短路母线10与内侧斜立柱母线11与相应的连接螺杆同轴度,外侧短路母线13与外侧斜立柱母线12与相应的连接螺杆同轴度)。确定短路母线校正到位后,安装停槽螺杆14,最后调整千斤顶回油阀8,松开上、下夹板,拆除短路母线校正装置,调整作业完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686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