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NFC天线组件和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68466.8 | 申请日: | 2013-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1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陈亚娟;周建刚;陈大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24 | 分类号: | H01Q1/24;H04M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6083***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nfc 天线 组件 手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天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金属壳体移动终端的NFC天线组件和手机。
背景技术
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是一种无线近距离通讯技术,其设备可以用作非接触式智能卡、智能卡的读写器终端以及设备对设备的数据传输链路。NFC是一种近距离连接协议,提供各种设备间轻松、安全、迅速而自动的通信。主要针对消费电子类产品应用。它工作于13.56MHz频率范围,信息通过电磁感应耦合方式传递,作用距离5CM左右。先已逐渐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使用终端。
现有的NFC天线一般采用FPC覆盖吸波材结构。整个天线贴在移动终端的后壳部位。移动终端的后壳采用塑胶材料。
首先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高端化的同时,为了保证美观、耐用,需要采用金属的壳体。由于一般的金属壳体对NFC天线具有屏蔽作用。当NFC天线贴于壳体内部时,所有的信号被金属壳体屏蔽,无法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的NFC天线组件的外壳一般采用塑料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金属壳体移动终端的NFC天线组件和手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NFC天线组件,所述NFC天线组件包括带有通孔的金属壳体和天线模块;天线模块安装在通孔内;所述天线模块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内固定环、线圈、吸波材和外固定环;所述内固定环和外固定环的材料为高分子材料,所述天线为圆环型。
优选地,所述吸波材的磁导率大于80,磁滞损耗小于5。
优选地,所述吸波材为铁氧体硬磁或铁氧体软磁。
优选地,所述内固定环的界面为C型结构,所述线圈和吸波材位于C型结构内,所述外固定环将线圈和吸波材包裹在C型结构内。优选地,所述外固定环的两端分别与C型结构的上下两边的端点连接且其一表面与吸波材连接,另一表面与金属壳体连接。
优选地,所述外固定环的两端分别与C型结构的上下两边连接且其一表面与吸波材连接,另一表面与金属壳体连接;所述C型结构的上下两边的端点突出于外固定环且其突出于外固定环的部分分别与金属壳体的上下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外固定环的两端分别与C型结构的上下两边连接且其一表面与吸波材连接,另一表面与金属壳体连接;所述C型结构的一边的端点突出于外固定环,所述C型结构的另一边的端点与外固定环固定连接且其突出于外固定环的部分与金属壳体的一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线圈为漆包铜丝。
优选地,所述漆包铜丝的直径为0.1-0.3mm。
优选地,所述线圈的电感为0.8-3mH。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手机,该手机包括本发明所述的NFC天线组件和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位于通孔内。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NFC天线组件,金属壳体和天线两者有机结合,即满足壳体结实、美观的作用,又达到NFC输出信号的效果。在金属壳体上加工出可以发出信号的孔。使用能补偿此种壳体干扰的NFC天线。本实用新型的手机,NFC天线组件安装在摄像头的孔中,在保证NFC输出信号的效果,不改变手机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NFC天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NFC天线组件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NFC天线组件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NFC天线组件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NFC天线组件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一种NFC天线组件,如图1-5所示,包括:
带有通孔3的金属壳体2和天线模块1;天线模块1安装在通孔3内,天线模块1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内固定环11、线圈12、吸波材13和外固定环14;内固定环11和外固定环14的材料为高分子材料。天线为圆环型。
吸波材的磁导率大于80,磁滞损耗小于15。
吸波材为铁氧体硬磁或铁氧体软磁。吸波材可以减少金属壳对铜线的干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惠州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684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