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环戊二烯石油树脂聚合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68456.4 | 申请日: | 2013-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57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涛;丛长盛;王勇;龚腾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朗盈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C08F240/00;C08F2/01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韩国胜 |
地址: | 100028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环戊二烯 石油 树脂 聚合 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生产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双环戊二烯石油树脂聚合反应器。
背景技术
在乙烯装置裂解C5馏份(占乙烯产量的15~20%)中,含有许多可以综合利用的组份,其中环戊二烯(CPD)和双环戊二烯(又称DCPD,是环戊二烯的二聚体)约占C5馏份的20%~30%。目前C5馏份分离工艺已趋成熟,但对于分离后的DCPD如何综合利用,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新的研究课题。
目前,国内副产双环戊二烯主要用于生产大量的不饱和聚酯树脂系列产品。由于分子中含有不饱和双键,造成石油树脂热氧稳定性差,软化点温度较低,产品色度较深,黏结力和相容性较差,耐久性和耐候性不足等缺点,严重影响了产品的应用范围。
而双环戊二烯可通过热聚合制成双环戊二烯树脂,它是一种淡黄色透明液体,有类似樟脑气味,不溶于水,溶于醇,其热稳定性、光稳定性和耐化学性均优于通用标准树脂,是生产农药、香料、阻燃剂、降冰片、烯类衍生物、金刚烷、环氧化合物等的原料。
我国现阶段暂还没有开发出双环戊二烯热聚制石油树脂工业化装置,因此也没有工艺成熟、操作平稳、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的双环戊二烯制石油树脂聚合反应器。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环戊二烯石油树脂聚合反应器,以实现树脂分子中原双键饱和,得到稳定性高,白色甚至透明,耐候性、耐光热性良好的树脂。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环戊二烯石油树脂聚合反应器,其包括:反应釜,设置在所述反应釜顶部的传动装置,与所述传动装置相连且位于所述反应釜内部的搅拌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反应釜内部的换热装置。
其中,所述传动装置与所述反应釜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装置,保证反应釜的密闭性。
其中,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自上而下顺次相连的电动机、减速机和联轴器,所述联轴器与所述搅拌装置的主轴相连。
其中,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多层搅拌桨叶。
其中,所述换热装置靠近所述反应釜的侧壁设置,所述换热装置包括位于所述反应釜内部的换热管、以及与所述换热管两端分别连通且设置在反应釜外部的介质入口和介质出口。
其中,所述反应釜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底部设置有出料口。
(三)有益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双环戊二烯石油树脂聚合反应器,通过使用自主研发设计的反应设备,顺利实现了双环戊二烯制石油树脂聚合反应过程,有效地控制了石油树脂的分子量和软化点,同时控制了产品性能指标稳定一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双环戊二烯石油树脂聚合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传动装置;2、密封装置;3、换热装置;4、搅拌装置;5、反应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双环戊二烯石油树脂聚合反应器包括:反应釜5,设置在所述反应釜5顶部的传动装置1,与所述传动装置1相连且位于所述反应釜5内部的搅拌装置4,以及设置在所述反应釜5内部的换热装置3。
为了保证反应釜5内处于正压状态,防止反应物料泄漏或者杂质渗入,所述传动装置1与所述反应釜5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装置2,保证反应釜5的密闭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装置1包括自上而下顺次相连的电动机、减速机和联轴器,所述联轴器与所述搅拌装置4的主轴相连,将电动机及减速机输出的功率传递给搅拌装置4,从而对反应物料作功。所述搅拌装置4包括多层搅拌桨叶,如图示中所述的两层搅拌桨叶,以实现对反应物料的充分搅拌,加快反应速率。
所述换热装置3靠近所述反应釜5的侧壁设置,所述换热装置3包括位于所述反应釜5内部的换热管、以及与所述换热管两端分别连通且设置在反应釜5外部的介质入口和介质出口。换热装置3作为独立体系,换热管内通入冷介质,以撤去反应中产生的热量。
所述反应釜5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底部设置有出料口,以方便反应物料的加入和产物的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朗盈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朗盈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684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纤维素反应釜
- 下一篇: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快速流化床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