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晶闸管触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67840.2 | 申请日: | 2013-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00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凌云;郭艳杰;李飞;陈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K17/567 | 分类号: | H03K17/56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2007 湖南省株洲***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晶闸管 触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触发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晶闸管触发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模拟触发器中器件参数较为分散,调试和使用不便,可靠性差,功耗高,价格高。
传统数字触发器采用微控制器作为控制核心,功能强,但其价格高,遇到强干扰时容易失控。
申请号为CN 200510024181.2的专利“三相全桥可控硅焊接电源主回路的数字触发电路”采用DSP作为触发器的控制器,具有高速数据处理和计算能力,能够在实现对可控硅功率器件的触发控制的同时完成对电源输出电压或电流进行闭环控制,实现无差调节,但电路复杂,只能用在可控硅焊接电源主回路的数字触发电路的专用场合。
申请号为CN201110096925.7的专利“单片机多功能可控硅触发器”提出了采用单片机设计多功能可控硅触发器的概念方法,没有具体电路。
申请号为CN200610024702.9的专利“微处理机控制的智能触发器”采用微处理机设计智能触发器,电路简单,但只能作为金属卤化物灯、高压钠灯、高压汞灯的照明控制智能触发器。
申请号为CN201020208614.6的专利“一种晶闸管控制触发电路”采用单片机作为触发器的控制核心,电路不能进行移相控制,只能作周波开关控制。
申请号为CN201010564910.4的专利“一种晶闸管数字触发器”采用CPLD作为触发器的控制核心,同步信号采用光耦器件直接获取,加在光耦器件发光二极管及限流电阻上的是正弦波电压,移相控制的起始同步点不精确。
申请号为CN201010529936.5的专利“一种双向晶闸管触发电路及方法”,采用PWM作为输入移相控制信号,电路简单、成本低,但只能用在双向晶闸管使用场合,且使用触发二极管作为触发比较器件,移相角小时最小移相角不易控制,移相角大时触发稳定性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价格低、调试简单、线性度好,可通过PWM脉冲信号进行调节的晶闸管触发装置,可应用到自动控制系统中充当交流调压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晶闸管触发装置,由晶闸管双向电子开关、负载、过零脉冲产生及直流稳压单元、触发信号产生单元、控制信号给定单元组成。
所述晶闸管双向电子开关设有第一主电极、第二主电极、第一触发控制线、第二触发控制线;所述第一主电极连接至交流电源相线,所述第二主电极连接至所述负载的一端,所述负载的另外一端连接至交流电源零线。
所述晶闸管双向电子开关可以是一个双向晶闸管,也可以是二个单向晶闸管加二个二极管组成的背靠背电路。
所述晶闸管双向电子开关由一个双向晶闸管组成时,所述双向晶闸管的第一电极是所述晶闸管双向电子开关的第一主电极,所述双向晶闸管的第二电极是所述晶闸管双向电子开关的第二主电极;所述晶闸管双向电子开关的第一触发控制线从所述双向晶闸管控制极引出,所述第二触发控制线从所述双向晶闸管第一电极引出。
所述晶闸管双向电子开关由二个单向晶闸管加二个二极管组成时,第一单向晶闸管阳极、第二二极管阳极、第二单向晶闸管阴极并联后,作为所述晶闸管双向电子开关的第一主电极;第一单向晶闸管阴极、第一二极管阳极、第二单向晶闸管阳极并联后,作为所述晶闸管双向电子开关的第二主电极;第一二极管阴极连接至第一单向晶闸管控制极,第二二极管阴极连接至第二单向晶闸管控制极;所述第一触发控制线从所述第一单向晶闸管控制器极引出,所述第二触发控制线从所述第二单向晶闸管控制器极引出。
所述过零脉冲产生及直流稳压单元包括整流桥、过零脉冲产生电路、直流稳压电路。
所述整流桥设有第一交流输入端、第二交流输入端、整流电压正输出端、整流电压负输出端;所述整流电压负输出端是所述晶闸管触发装置的公共参考地。
所述整流桥由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第六二极管组成,所述第一交流输入端为第三二极管阳极和第五二极管阴极的联结点,所述第二交流输入端为第四二极管阳极和第六二极管阴极的联结点,所述整流电压正输出端为第三二极管阴极和第四二极管阴极的联结点,所述整流电压负输出端为第五二极管阳极和第六二极管阳极的联结点。
所述过零脉冲产生电路设有过零脉冲信号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工业大学,未经湖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678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持HART通信器显示系统
- 下一篇:一种时间继电器